标签:历年城市规划师真题,http://www.deyou8.com
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卷四及答案,
4.建筑限高
当城市总体规划有要求时,应按规划要求限制高度;市、区中心临街建筑物、航空港、电台、电信、微波通信等周围的建筑物,应按有关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在城市一般建设地区的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烟囱等,可不计入建筑控制高度,但应符合城市规划实施条件的规定。
5.停车场车位数量
按建筑规模及规划部门要求设置相应面积。
6.指标控制
建筑强度方面的指标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总建筑面积等。环境质量方面的量化指标主要包括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口净密度、人口密度等。
7.场地总平面设计
是对建设项目诸多内容的总体安排与统筹,应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和要求,建设地区的自然与人工环境以及经济技术的合理性因素,对场地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建筑组合、绿化与环境设施布置,以及环境保护做出合理的安排,使之成为统一有机整体。
第41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两辆机动车在一条车行道上对向行驶,保证安全的最短视线距离;一般按两倍的停车视距计算会车视距。
考点: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4:车辆视距与视距限界;
1.行车视距:停车视距决定于驾驶员反应时间内车辆行驶距离、车辆制动和安全距离。会车视距一般为两倍停车距离。
计算行车速度为80、60、50、45、40、35、30、25、20、15、10km/h,对应的停车视距对应为110、70、60、45、40、35、30、25、20、15、10m。
2.视距限界:平面弯道在限界内清除高于1.2m的障碍物,包括乔木和灌木,并设警告标志,以保证安全。纵向视距通常设置最小竖曲线半径的方法来保证。交叉口视距要满足视距三角形要求。
第42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当几条同向车道上的车流成分一样,彼此之间又无分隔带时,由于驾驶人员惯于选择干扰较少的车道行驶,故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高,而并列于其旁的车道,通行能力则依次逐条递减。
考点: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6:机动车道;
1.车道宽度:宽度决定于车辆的车身宽度,以及车辆在横向的安全距离。
(1)车身宽度:大卡车2.5m;大客车2.6m;小汽车2.0m。
(2)横向安全距离:决定于车辆在行驶时摆动、偏移的宽度,以及车身与相邻车道或人行道侧在边缘必要的安全间隙,同车速、路面质量、驾驶技术、交通秩序等因素有关。一般可取为1.0~1.4m。
(3)车道宽度: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车道宽度选用3.5m;大型车车道或混合行驶车道选用3.75m;支路车道最窄不宜小于3m;供沿路边停靠车辆的车道为2.5~3.0m。
2.机动车道一个方向的通行能力:
在多车道的情况下,彼此之间又无分隔带,靠近道路中线的车道通行能力最高,而并列于其旁的车道,通行能力则依次逐条递减。
3.机动车道宽度:
理论上等于所需要的车道数乘以一条车道所需宽度。根据设计交通量和车道的通行能力,先大致估计一下车道数,然后以行驶在该路上的主要车辆,按一定的交通组织方案考虑车辆在横断面上的组合方式,初步确定出机动车道宽度,由此,求出机动车道的总通行能力与要求通过的设计交通量相比较。如果两者相适应,则此组合方式需要的总宽度即为设计的机动车道宽度。
双向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一般车行道两个方向的车道数相等,车道总数为偶数,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奇数;同一路线各段在城市中所处位置不同。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强求一致;根据各地城市道路建设经验的规定:双车道一般7.5~8.0m;三车道10.0~11.0m;四车道13.0~15.0m;六车道19.0~22.0m。
第43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抛物线形路拱适用于沥青类路面,路宽4车道以内的道路;直线形路拱常用于路面宽、横坡较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高级路面宽度超过20m的可采用折线形路拱。
考点: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10:道路横坡;
横坡大小取决于路面材料与道路纵坡度,人行道、车行道、绿带的宽度及当地气候条件。一般取值为0.5%~1%。
路拱基本形式有抛物线型、直线型和折线型3种。小于20m宽的车行道用抛线型,宽度超过20m时,可采用直线型路拱或折线型路拱。
第44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提示:规范规定机动车车道数为4条或人行横道长度大于30m时,应在道路中央设置安全岛。
考点:
第一章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考点19:平面交叉;
1.形式:十字形交叉口,x字形交叉口,t字形交叉口,错位交叉口,y字形交叉口,复合交叉。
2.消灭交叉口冲突点的方法:渠化交通、交通管制、立体交叉。
3.交通组织要求与内容:
a.要求:确保行人和车辆安全,使车流和人流受到最小阻碍,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适应各道路的交通流量要求。另外还要考虑与地下管线、绿化、照明、排水及交叉口建筑的配合协调等。
b.内容:选择交叉口类型及其设计;确定视距三角形和交叉口红线位置;交叉口交通管制和组织、位置、必要的设施;竖向设计。
4.平面交叉口设计:
视距三角形:由两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在交叉口所组成的三角形。其最不利情况,即最靠右的第一条直行车道与相交道路最靠中的一条车道所构成的三角形。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阻挡驾驶人员的视线物体存在。
交叉口转角半径:根据道路性质、横断面形式、车速来确定。一般城市道路主干路转角半径为15~25m,次干路8~10m,支路5~8m,单位出入口3~5m。
人行横道:设在转角曲线起点以内,其宽度一般为4~10m,停止线设在人行横道线外侧1~2m处。
交叉口段宽:进口段长度一般50~75m,增拓段宽度应不小于3.0m;出口段长度一般20~40m,增拓段宽度应不小于3.0m。
5.环形交叉口设计:
环形交叉口中心岛多采用圆形,也可采用椭圆形中心岛,使长轴沿主干道方向。以交织方式完成直行同右转车辆进出路口的行驶。环道上一般布置三条机动车道,同时设置一条专用非机动车道,宽度选择18m左右比较适当。环道上行车速度按0.5倍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道。
第45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总和。
考点:
第二章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 ☆☆☆☆考点4:城市排水分类;
按照来源和性质分3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雨、雪水)。城市污水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总和。
第46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配电网由高压、低压配电网等组成。高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1~10kv,低压配电网电压等级为220v~1kv。
考点:
第三章 城市供电工程规划 ☆☆☆☆☆考点8: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有:500kv、330 kv、220 kv、110 kv、66 kv、35 kv、10 kv、380/220v等八类。其中城市一次送电电压为500 kv、330 kv、220 kv,二次送电电压为110 kv、66 kv、35 kv;高压配电电压为10 kv,低压配电电压为380/220v。
城市电网结线方式有:放射式、多回线式、环式、格网式和连络式。
一次送电网宜采用环式,二次送电网结构应与当地城建部门协商。高压配电网采用放射式、环式和多回线式;低压配电网采用放射式,环式或格网式。
第47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提示:给水管网是给水工程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应合理布置,不仅能保证供水,并且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考点:
第一章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考点12:输水管渠选线;
应根据城市条件规划,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力求缩短线路长度,尽量沿现有道路布线,减少占用农田量,减少拆迁,减少投资;选择最佳地形、地质条件,努力避开不良地质地段,以降低造价,便于管理;远近期建设相互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