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文章资讯考试文库建筑类考试城市规划师试题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卷四及答案

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卷四及答案

    01-24 01:21:27    浏览次数: 817次    栏目:城市规划师试题

标签:历年城市规划师真题,http://www.deyou8.com 城市规划师考试辅导-城市规划相关知识-试卷四及答案,

考点:
第四章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考点5:图像校正与信息提取的方法;
    1.几何校正。
    2.辐射校正。
    3.图像增强。
    4.对比分析。
    5.统计分析。
    6.图像分类。

第87题
试题答案:ac
试题解析:
提示:遥感绿化调查的优点是它获得的绿化信息具有覆盖范围大、时相一致、密度高、分布均匀,可做环境、绿化与人口密度、绿化与建筑容积率等相关分析,这对于研究绿化的环境效益与绿化分布结构的合理性等十分有益。传统的人口数量和统计报表方法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经常性的调查。

考点:
第四章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考点7: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使用调查,建筑物调查,结合土地、建筑调查估算城市入口,热场、热岛监测,绿化调查,大气、水体污染分析,固体废弃物分析调查,道路交通调查,景观分析。
    利用卫星图像估算人口适于50~250万人口的城市,而中、小城市一般以航空像片为宜。
    第一次将航空遥感技术用于马里兰州的一条公路的交通密度调查的是1927年美国的约翰逊。

第88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提示:摄影和扫描是环境污染遥感调查常用的技术手段。大比例尺摄影图像适合于调查污染源的分布位置、规模及分析污染源周围的扩散条件等。多光谱扫描和热红外扫描等技术适合于监测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类水体的有机、无机污染及热污染等。

考点:
第四章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考点7: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使用调查,建筑物调查,结合土地、建筑调查估算城市入口,热场、热岛监测,绿化调查,大气、水体污染分析,固体废弃物分析调查,道路交通调查,景观分析。
    利用卫星图像估算人口适于50~250万人口的城市,而中、小城市一般以航空像片为宜。
    第一次将航空遥感技术用于马里兰州的一条公路的交通密度调查的是1927年美国的约翰逊。

第89题
试题答案:abc
试题解析:
提示:政府对某些企业的生产行为明令禁止,或制定强制性的污染排放标准等,是对市场的失效做出的纠正,它可以直接制止负外部性经济的发生。排污权交易通过使企业排污要付出成本而把污染的外部性内部化。在城市交通方面,许多国家的政府都采用了公共交通优先的政策,而对私人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收取较高的税费。制定这一公共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私人交通方式对城市环境质量、道路占用等方面的外部不经济性,使社会在交通方面的效益最大成本最小。

考点:
第三章  外部性问题   ☆☆☆☆考点2: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外部性的存在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表现,导出了政府干预市场的必要性。假设微观经济单位因其产生的外部经济而向得益者收取相应费用,或者因其产生的外部不经济而向受害者支付相应补偿,从而使经济意义上的外部性不存在,这被称为外部经济的内部化。政府可以通过对那些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征税、收费和补贴那些有正外部性的活动来使外部经济内部化。

第90题
试题答案:ac
试题解析:
提示:土地的有限性不仅是指土地总量的恒定不变,而且指在某一地区用于某种特定用途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排他的。增加某种用途的用地就必须减少其他用途的用地,永远无法达到满足所有需求的状态。

考点:
第四章  城市土地经济问题 ☆☆☆☆☆考点2:土地的经济特征;
    土地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具有固定性、差异性、耐久性等自然特征。
    经济特征:稀缺性、边际效益递减性、土地利用方式变更的困难性、区位的效益性。

第91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化的推进过程是按照以下两种方式反映在地表上:一是城市范围的扩大;二是城市数目的增多。前者是以现有城市为原点的近域扩散,后者则是广泛区域里城市发生过程。

考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考点6:城市化;
    1.概念: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二是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上的,意识上的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2.运行机制:城市的拉力、农村的推力。
    3.类型: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
    4.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
    (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总人口、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都开始趋于下降,对世界未来城市化速度的过高估计正在得到修正。发达国家在1950年城市化水平已达50%,世界城市化水平1980年39.4%,预计2010年将达到51.8%;70年代逆城市化首先出现在英国。
    5.当代中国城市化特征: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自上而上的城市化特点,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6.区域城市化水平预测方法:
    (1)主要指标法;(2)复合指标法;(3)年平均增长率外推法;(4)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5)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包括商品粮供应率预测法、国民生产总值预测法及多指标综合分析预测法。

第92题
试题答案:bd
试题解析:
提示: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但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只抓住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

考点:
第一章  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考点9:城市性质;
    城市在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方向。包括两方面内涵,即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和城市的主要职能。
    城市性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

第93题
试题答案:ac
试题解析:
提示:社会实验法可以说是观察法的进一步发展。和观察法相同的是,实验研究者也靠自己的感受去搜集对象的信息。但是,实验法又和观察法有根本的不同。首先,实验的观察不再是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而是在人工环境中,在人为控制中进行的观察;其次,自然观察的内容是难以重复的,而实验的内容却可以不断反复。

考点:
第二章  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考点1:城市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1.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根据调查涉及的范围和对象,调查类型有普遍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确定研究的目的、研究前的准备、设计研究方案、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3.收集资料方法
    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文件法。其中问卷法是现代城市社会学调查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有两种类型,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
    4.经验研究法
    主要有社会观察法、社会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其中社会实验法是迄今为止最严密、最科学的经济研究法。
    5.分析方法
    (1)定性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法、社会因素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功能分析法。
    (2)社会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分析和说明性分析。统计量包括:频数、频率、公数值、中位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