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我们研制、推出了神奇诱鼠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d 合成词、成语、熟语之间不能顿号。如:
科学技术 兄弟姐妹 教职员工 男女老少 沉着勇敢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e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补充:多层次的停顿,多半是第一层用逗号,第二层用顿号,第三层用“和”类连词。如: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知识分子工资偏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工资收入和非工资收入倒挂等问题十分严重。
f 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g 并列成分已经有问号或感叹号等,不要再用顿号。如:
这时,教室里响起了响亮的口号声:“向战斗英雄学习!”“向战斗英雄致敬!”
h 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等语气助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如:
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I 并列成分做状语,如果并列成分都是单词或成语,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是介宾结构,用逗号。如:
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倾吐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补充:序次语和标点
(一) 用“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等,后面用逗号。
(二) 用“一”“二”“三”等,后面用顿号。
(三) 用阿拉伯数字时,后面用小圆点。
(四) 数字外边用了括号,不另用点号。
注:标“*”是有错的。
3、分号
1)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冒号
1)概述
冒号 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
A 用在称呼语的后边,提起下文。
B 用在“说、想、是、证明、认为、宣布、指出、告诉”等词语和“如下、例如”等引起下文的词语后面。
C 用在总说性和解释性词语后面。
2)用冒号应注意的问题
A 冒号主要起提示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提示范围。冒号的提示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的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的中间。如: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B 句中的短暂停顿不用冒号。如
*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 下文和提示的内容不一致时,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句中的冒号应该改删去。)
D “某某说”、“某某想”等词后面,常用冒号。但有时不想强调提示语,或不直接引述别人的话,则不能用冒号,而用逗号。如:
斯大林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E “某某说”在引语前用冒号;在引语中或引语后,则不能用冒号。如:
老师说:“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老师说,“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中学课本里有不少李白的诗。”老师说。
F 同一句中不能用两个冒号。如: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G 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如:
3)高考病例透视
a 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吉林、四川卷)
b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海南、内蒙古卷)
c 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写好作文。(甘肃、青海卷)
上述三句中引号里的内容分别充当了定语、宾语和宾语同位语,在其前再用冒号反而破坏了语意表述的连贯性,所以均应删去。
注:标“*”是有错的。
三、小结、作业(见复习用书)
第三教时
一、复习
二、新授
(一)引号
引号 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1、引述,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类。属前者才用引号,后者则不用引号。如:
毛泽东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他说过,没人的时候一定要关上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如:
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不大的队伍便冒着雨出发了。(“同志们,走吧!”虽然是完整的一句话,但在引文中不独立,要是“走吧”后不是叹号、问号的话就不需要点号。因叹号、问号是表示语气的符号。这里的叹号也可以不要,但看不出语气。
3、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如:
(一位大娘)接着解释:“收豆子、红薯的时候,灌正肥哩。肉香,油多。俗话说‘八斤灌肉七斤油’啊。”
4、除了引用以外,使用引号的情况还有:
(1)表示着重指出或突出强调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2)表示讽刺和否定的词语,可以加上引号。如:
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3)有特定含义的词语,可加上引号。如:
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文章中的简称要用引号。如:
市场经济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本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
(5)表示具有某种特点的名称(绰号)、专用术语以及节日、纪念日等数字的语言单位,要加引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