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A
解析 B项中的“海尔—波普”的引号误用。根据《标点符号用法》,引号主要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海尔—波普”不是上述用法。C项中的括号为误用。D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不是句子内部的并列词语,而是三个句子。
四、高考热点
1、概数中间加顿号
2、非疑问句用问号
3、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
4、“某某说”后标点不明
5、倒装句之间用句末点号
6、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7、标点功用混淆
8、引号范围不清
9、停顿长短不当
10、标号与点号错位
五、点号的用法及作用
(一)句末点号
1、句号
1)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如:
请您稍等一下。
2)句号的误用
(1)看来,观众喜欢真实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影片。如《高山下的花环》、《人到中年》等。(单看前一个句子是完整的,可以用句号,但“如……等”显然不是一个独立的句子,而是紧连着前边的)
(2)尽管森林的破坏会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但这在一切“文明”国家中又是不可避免的。(这是转折关系的复句,“后果”后边的停顿是复句内分句间的停顿,应改为逗号)
(3)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2004湖北卷)(该句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已作为文句的一部分,充当“这句话”的同位语,所以应将引号里的句号删去。)
2问号
1)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
疑问句一般是用来提出问题的,不论是一般询问,还是责问、反问、商量、设问自答或不要回答而语气是疑问的句子,末尾都用问号。
a、特指问句用问号。特指问句是问话人提出问题,由答话人回答的问句,有几个问句就用几个问号。如:
除了他能去,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你叫什么名字?现在做什么事?
b、反问句用问号。反问句是把明确的见解用反问的形式表现出来,借以强调自己的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反问句是一种特殊疑问句,是明知故问,不需要对方回答。它用疑问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形式上是肯定的,意思是否定的;形式上是否定的,意思是肯定的。如
既然可以让一部分农民、个体户先富,为什么不能让一部分科技人员先富?
注意:反问句的末尾一般用问号,但反问句的语气缓和,可看做陈述句,末尾可用句号;语气很重,感情强烈,末尾可用叹号。
c、设问句用问号。设问句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不要求别人回答,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d、选择问句用问号。
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2)问号使用应注意的问题
a、主谓倒装句,只在句末用问号,中间停顿用逗号。如:
你就去吗,小李的爹?
安置工作了吗,这些大学生?
b、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选择关系的问名,是用一个问号,还是每个分句后面都用问号,有下面两种处理法
第一,选择关系的复句,中间用问号,最后一个分句末尾用问号。如:
是报考清华呢,还是北大呢?我犹豫不决。
第二,选择问句的几个部分较长,有时为了加强语气,也可以在每个分句的末尾用问号。
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c、有疑问词语的陈述句不能用问号。
请你问问他姓什么。
我也不知道谁去。
3)问号误用
1、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
2、为什么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为什么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关键是当地干部的工作作风出了问题。(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3、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中间问号误用)
4、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陈述事实)
5、他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到?但我一定会去接他。(陈述事实)
6、怎么啦?你。(倒装句)
7、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流淌的是水还是泪?(2004甘肃、青海卷)(已充当了谓语动词的宾语,前一“?”改“,”,后一改句号)
8、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2004淅江卷)(充当主语,改为逗号)
9、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吧了!”(2004湖南卷)(间接陈述句,问号改为逗号)
10、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2004天津卷)(选择句多用)
3、叹号
1) 叹号的形式为“!”。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2)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3)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六、作业(见复习用书)
第二教时
一、复习
二、新授
(一)句中点号
1、逗号
1)逗号的形式为“,”。
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6)逗号的误用
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府决定依照法律规定对城南区的部分土地实行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福建卷)(该句中,正是因为在“并”前滥用了逗号,从而导致了歧义:“依照法律规定”既可只限制“征用”,也可同时限制“征用”和“补偿”)
2、顿号
1)概述
顿号 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和”类连词一般用在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的中间)
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2)用顿号应注意的问题
a 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句中序数的中间用顿号。如:
这瓷器有五六百年历史了。
我们学习第三、四节内容。
*他曾经教过我高中二三年级的语文。(第二、第三年级)
b 分句之间不用顿号。如: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实际上三个分句,即“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和“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c 并列成分作谓语时,如果并列成分是主谓结构,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如果共带一个宾语,用顿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