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中考语文重点、难点突破

中考语文重点、难点突破

    11-14 22:55:21    浏览次数: 102次    栏目:初中语文学习方法

标签:初中语文学习方法,http://www.deyou8.com 中考语文重点、难点突破,

  4.诗歌: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反映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诗歌的分类:按照内容有无较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抒情诗又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按照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民歌等。我国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

www.deyou8.com
  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指唐代以前的古代诗歌,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诗、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诗要求节奏和讲求韵律,词比诗的要求更加严格,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曲也是和乐演唱的一种韵文形式,但句法比词更为灵活。诗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词的鼎盛时期出现在宋代,曲在元代最盛行。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照字数多少来划分的,小令的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而长调是九十一字以上。根据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以苏轼、辛弃疾为主。代表作品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词内容书写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功精细。体裁比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代表作品有柳永的《雨霖铃》和姜夔的《扬州慢》。

  散曲是金元时代兴起,由词退化而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衬字,较多的使用口语。它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它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各“煞”是“尾”前的配曲,最后用“尾”结束全套曲。

  元杂剧是在宋金时期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每折戏只能用一个宫调,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末(男子)、外末(老年男子)、净(花脸)、旦(女角色)、正旦(女主角)、卜儿(老妇人)、丑(小花脸或三花脸)等。科、白都是戏剧剧本的一个组成部分。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等动作。白,是宾白,是剧中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可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人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复习重点:①注重积累,要对教材中出现过的文学体裁及其特点把握好,同时注意课内外相结合。②注重运用,平常阅读文学作品时要注意从体裁特点入手,整体把握作品。③多阅读一些文学欣赏文章,加强对文学体裁常识的理解。④在文学鉴赏中运用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文学体裁常识,多角度文学鉴赏。 考点3 识记名句名篇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言名句,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文质并美的诗句、文句和格言警句等,它们大都语言简炼,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汉语言语言艺术的精华。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等等。

  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位置,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借鉴的篇目。一般是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这些“名篇”,或揭示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事物的真相,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涵义深刻;表现手法方面,构思精巧,想像联想丰富,角度新颖,手法独特;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而且常读常新,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如:荀子的《劝学》、贾谊的《过秦论》、王勃的《滕王阁序》、韩愈的《师说》等等。

  名句名篇的考查将采用默写的方式,即给出标题或开头一句,要求学生写出全篇内容。考查名句名篇会考虑教学的实际情况,不会故意为难考生,考查的重点是考学生学过或熟悉的,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版本的教材。因此,重点应放在:教学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现行教材规定需要背诵的篇(段);教材中引用过、涉及或注释中出现过的名句名篇;脍炙人口、广泛流传的课外名篇。

  复习重点:①全面复习,突出重点。名句名篇的内容多、范围广,但并不是所有名句名篇都会考。要把重点放在“常见”上,知名度比较高的篇目,首先要把重点放在课本内,适当扩展背诵范围。较长的名篇,要把重点放在名段名句上。尤其是那些名篇中的对仗句、议论深刻句、运用修辞手段明显的句子、锤炼语言特别好的句子。②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的的含义。如:“为人性僻耽(d n入迷)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③背诵准确,书写规范。名句名篇的考查方式主要是默写,要特别注意书写准确、规范。对名句名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一定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④要留意具体语境。名句名篇的背诵与默写,不应机械古板地死记硬背,要联系上下文,在具体语境中分析品味和识记一些关键的词语,从而使自己对名句既有感性的记忆,又有理性的思考。 考点4 古代诗歌鉴赏 了解古代诗歌特点。

  了解古代诗歌鉴赏内容。1.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诗歌形象:指诗歌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自己)以及作品中所描写的景和物。如大漠孤烟、湖光山色等。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的形象以及天姥山的奇景。把握意象、意境与形象的关系。

  ①意象 它是构成诗歌的基本要素,是为主题服务的含有一定意义的事物或景物。可以说,没有意象就不成诗歌。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其中的“大漠”“风尘”“日色”“红旗”等事物就构成诗歌的意象,这些意象又构成了诗的阔大雄浑的意境。②意境 意境是“意”与“境”的有机统一体,“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或场景氛围。如陶潜的《归园田居》,作者通过“狗吠”“深巷”“鸡鸣”“桑树”这些饱含作者生活理想的“象”描绘了一幅闲适安逸、清新自然的农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回归自然的理想,这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深远的意境。2.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中国古代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凝练、生动、形象、重意境、有韵律美。语言风格主要有:

  豪放。诗人积极的人生观和炽热的性格灌输到诗作中,就使自己的诗作的风格变得豪迈奔放,明朗潇洒。“诗仙”李白是豪放风格的集大成者。

  沉郁。豪放好似火山爆发,沉郁仿佛海底潜流。诗人沉思默想,幽愤填膺时,就使自己的诗作风格变得深沉忧愤、情感浓郁。沉郁风格的代表诗人是“诗圣”杜甫。

  委婉。抒情或叙事,不直接说出,而是经过委曲婉转之后才流露出来,使感情表达得更深沉更有余味。

www.deyou8.com
  含蓄。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含在所写的形象里,“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通俗。明白晓畅,平易浅显,就是通俗。中国古代许多文学家都推崇通俗,白居易就是有意识地追求通俗的大诗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