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七年级历史教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

    06-21 15:47:39    浏览次数: 835次    栏目:七年级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
工作人员将瓶盖揭开,取出象牙签牌,将事先用藏、汉文书写好的3名候选男童名字贴在签牌上,置于托盘内。江村罗布宣布:“现在验核候选灵童名签。”
在场的国务院代表、特派专员、自治区领导和区内外佛教界的高僧大德以及3名候选灵童的父亲,一一验核了写有3名候选灵童姓名的签牌。确认签牌准确无误后,国务院特派专员叶小文再次认真验核每一只签牌,逐一装进黄绸袋并加以密封,同时宣布:“名签书写正确,密封完毕。”
扎什伦布寺民主管理委员会主任喇嘛•次仁恭敬地向释迦牟尼像和金瓶叩头礼拜,接着将3支名签收入金瓶,摇晃数次,盖好瓶盖。江村罗布宣布:“将金瓶捧至释迦牟尼佛像前供奉、祈祷。”两名护卫喇嘛恭敬地将金瓶捧至佛像前,置于原摆放处。同时,喇嘛诵经班齐声念诵起《金瓶经》《上师贡》,在场的高僧大德也同声诵唱。
诵经声停后,江村罗布宣布:“现在请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会长、寻访领导小组成员波米•强巴洛珠掣签”。
这时整个大殿寂然无声。两名护卫喇嘛将佛像前的金瓶捧置于台中央的案桌上。掣签人波米•强巴洛珠是位德高望重、年过七旬、在藏传佛教界佛学造诣高深的代理甘丹池巴(格鲁派总法台)。他走到放置金瓶的案桌前,向佛像叩首,默祷片刻,略等诵经段落内容相合后,揭下瓶盖,用手拨转名签,随后从金瓶中抽出一签,交与主持仪式的江村罗布。江村罗布接过名签,取下绸袋,大声宣布:“嘉黎县的坚赞诺布中签!”他高举着名签向公众展示。江村罗布将名签交给自治区副主席拉巴平措,并由他逐一呈罗干、叶小文、自治区领导人、高僧活佛以及中签男童的父亲查看,查看完毕后,将名签插在金瓶旁的青稞供器上。
接着,扎什伦布寺民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平拉将金瓶中两支余签取出,取下绸袋,请国务院代表、国务院特派专员、自治区领导人、高僧活佛验核,再交未中签两名男童的父亲查看。平拉报告:“余签验核无误!”然后,去掉签牌上的名字,放到托盘内。江村罗布宣布:“余签验核完毕。”接着他庄严宣布:“嘉黎县,父索朗扎巴、母桑吉卓玛于公元1990年2月13日(藏历第十七绕迥土蛇年十二月十九日)所生男孩坚赞诺布中签,待报请国务院批准,继任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在掣签仪式中,主持人宣读的内容自始至终全部用藏汉两种语言表达)。

此刻,全场近千名各族代表、信教群众齐声欢呼“拉加罗!拉加罗!”(“神断”胜利了),并向空中抛撒象征吉祥圆满的青稞粒和吉祥花瓣,以表示庆贺。护瓶喇嘛将金瓶和中签名牌一并供奉在释迦牟尼佛像前。
金瓶掣签仪式至此圆满结束。
[教师讲解]同学们,刚才在投影里看到的是十世班禅大师转世灵童的金瓶掣签仪式。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方式。中国元代(13世纪)对大活佛实行册封制度,明代、清代逐步将大活佛转世纳入中央政府管辖和国家典章法制范围之内。清朝政府为体现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杜绝在转世中营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现象,建立起以金瓶掣签为中心环节的较为完整的制度。
公元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颁赐一个金瓶于拉萨大昭寺(后移布达拉宫),专掣达赖、班禅等藏族大活佛;再颁赐一个金瓶于北京雍和宫,掣定蒙古族的大活佛。二百多年来,金瓶掣签制度为历代中央政府所坚持,为藏传佛教界所拥护,成为不可更逾的认定达赖、班禅转世灵童的历史定制。据清朝理藩院统计,从清朝乾隆末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仅西藏地区就有39个主要活佛系统的灵童,是经过金瓶掣签而继承佛位的。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投影显示]
 
清政府颁赐的金瓶
(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上小字内容,让学生了解宗教界爱国人士对维护祖国统一做出的贡献。并引导学生回答“动脑筋”中关于须弥福寿庙的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说明了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的结论。教师介绍《须弥福寿之庙碑记》:乾隆帝亲撰的《须弥福寿之庙碑记》,竖立在须弥福寿之庙的碑亭内,高约12.5米。碑下承以龟趺,龟趺、碑身和碑首各用一块巨石制成。乾隆帝在碑记中记述了从顺治帝到他本人的文治武功,褒扬了边疆各地少数民族的“倾心向化”、拥护中央,并突出强调班禅六世前来朝觐,是“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表明清政府与西藏关系之密切。它生动地反映了清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
[教师过渡]清朝初年,除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以外,还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保持新疆地区的稳定,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一方面的内容。
[板书]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大小和卓叛乱及其被平定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相关内容,找出大小和卓叛乱的原因,清军平叛的过程。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清军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两年的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清军平叛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1)大小和卓的分裂活动,残杀虐待维吾尔族人民,丧失民心,违背历史的发展趋势,维吾尔等族人民因此支持清军的斗争。(2)清政府的平叛策略正确,只杀叛乱首领,不杀无辜民众,顺应民心。
[教师引导]清军在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对西北边疆的管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板书]2.伊犁将军的设置
[教师讲解]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本是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始祖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的尊称。新疆伊斯兰教封建上层人物也自称“和卓”。这里大小和卓是指天山南麓维吾尔族封建主玛罕木特的两个儿子罗尼都和霍集占。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了反对清朝中央政府的叛乱。他们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时协从的有几十万人,叛军控制了天山南麓的大部分地方。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天山南麓)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清军攻克库车后,小和卓逃到阿克苏,守城维吾尔族人闭门不纳,只得逃到乌什,同样为乌什维族人所拒,遂退保叶尔羌。大和卓则据守喀什噶尔。大小和卓相约各守一城,两人相为掎角,抗击清军。第二年,清军两路会师在叶尔羌城东黑水河畔击败叛军,乘胜分军,攻取喀什噶尔和叶尔羌。大小和卓见大势已去,大掠城中财物后率部逃往帕米尔。清军追至伊西洱库尔淖尔,将叛军围在山岭上,一面施放火器,一面大呼招降。叛军“降者蔽山而下,声如奔雷,小和卓木手刃之不能止也”。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不久,当地部族将他们杀死,把尸首送交清朝。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教师强调]“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一目,要掌握以下四点:(1)回部。回部指居住在天山以南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2)大小和卓的叛乱是回部上层的叛乱,他们分裂祖国,残害维族人民,激起当地人民的不满。(3)清政府讨伐大小和卓叛乱,注意政策,得到维族人民支持,终于平定了叛乱。(4)清政府在平叛后,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清朝初年的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斗争中,土尔扈特部的回归,描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友爱,体现中华民族向心力的赞歌。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学习。
[板书]三、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教师引导]请大家把课本上相关内容看一下,了解土尔扈特部回归的艰难历程。
[学生看书]……
[教师讲解](挂《清朝疆域图》)
 
明朝后期,蒙古族按照活动地域的不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清初除漠南蒙古归属清朝版图以外,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也都臣服了清朝。
厄鲁特蒙古分为四大部: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四部结成松散的联盟,以和硕特部的首领为盟主。17世纪初,准噶尔部在其首领巴图尔浑台吉(台吉、浑台吉是蒙古贵族的称号)统治时期,势力逐渐扩大。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排挤,西迁到伏尔加河流域游牧,和硕特部也迁移到青海一带。厄鲁特四部联盟至此基本解体。
土尔扈特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定居下来以后不久,俄国的势力也到达了他们的北边,并力图把土尔扈特变成他们的附庸。土尔扈特极力维护自己的独立,继续保持和蒙古其他各部的联系,互通婚姻,参加集会,不断向清朝进奉表贡,到西藏熬茶礼佛。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因道阻不通,阿玉奇汗派使者经西伯利亚来到北京。同年,康熙帝也派出使团前往伏尔加河下游探望他们。阿玉奇汗欣喜若狂,详细地询问国内的情况,表示了土尔扈特部“属籍中华”和祖国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说“衣帽服色略与中国同,其俄罗斯乃衣服语言不同,难以相比”。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教学示例1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