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536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年高考考点讲义全集:文言文阅读(人教版高三必修),
 
(五)错连因果,产生混乱 
    命题者无来由地把甲事件(或乙事件)说成乙事件(或甲事件)的原因或结果,使考生思维混乱,造成干扰。常见标志性词语有“为此”“以致”“致使”“由于”“从而”“因此”“所以”等等。 
    例6   1997年高考第19题C项:“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这里的“为此”,表明高宗是由于狄仁杰有关尧舜的一番话才改变主意接受谏劝的;其实对照原文,就会发现高宗真正改变主意,是在狄仁杰说到法令无常、全国上下无所适从之后,而非选项中“为此”的“此”。这正是错连因果产生的混乱。 
 
(六)以偏概全,解说失实 
这是命题者有意遗漏文中有关内容、观点,导致归纳、概括不全,从而引起的干扰。  
例7   2004年高考广东卷第13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 孔子家语· 颜回》 )
   13 .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解析:依据原文分析,选文第一段写鲁定公的“不悦”,第二段写鲁定公的“悦”。“不悦”是因为颜回说东野毕的驭术虽好,但他的马一定会逃走。“悦”是因为颜回的预测得到了实现,这使鲁定公“越席促驾”召回颜回,让他解释准确预测的根据。接着颜回回答说“以政知之”,解释了“马佚”的原因,并由此引出“巧于使民”“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的从政道理,使鲁定公大为赞赏“子之言,其义大矣”,最后“公悦”。
由此可见鲁定公“悦”的原因是 A颜回讲述的从政之道给予他的有益启示。
B项评价驭术虽与从政之道有关系,但还不是鲁定公“悦”的直接原因。
C项分析的“马穷则佚”理由,也还不是使公“悦”的主要原因。
D项仅是引起鲁定公急于知道他准确预测的依据的兴趣,也还不是公“悦”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此题BCD三项虽与公“悦”的原因有关联,但都没有抓住实质,只能是以偏概全,言不及义;对此,考生必须准确理解文意,体会出颜回的话的深刻内涵才行。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B 
   A .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 .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C .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D .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解析: A中“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 转述有误,应该是听了掌管畜牧的官员的回报,证实颜回判断的正确后,通过深入的对话明白了。
c 中的错误在于“他同造父一样”,这里是说他不能像造父那样“不穷其马力”。
D项的错误在于“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意思应该是孔子分析了颜回有这方面的认识能力。以上三项都为解说失实

(七)夸大其词,言过其实 
   文中主人公本来只有一件事做得不妥,却说成其整个人是这样的一个人;本来只有几个人赞成或反对,却说成全部赞成或反对。这是命题者有意把事件将要产生的结果说得过分夸张而造成的干扰 
   例8    2004年全国高考四川卷第14题C项:“桑怿是一名义勇之士,好仗义助人,但外表的柔弱却与内心的刚强形成鲜明对比,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又拙于言辞,令人难以置信。”
此项“但”之后说桑怿外柔内刚,不善言辞是对的,但说他“耻于见人,不够自信”则是曲解了愿意,夸大了事实。
原文虽说他“遇人常畏,若不自足”,可“亦自修为威仪”“卒然遇人,不知其健且勇也”;而“令人难以置信”的评述则更是夸大其词,言过其实了。 

    除此之外,命题者还可能设置诸如选项间自相矛盾、分类组合不当、把或然说成必然、正误连排以及多种错误交叉混编等干扰项,考生在备考复习时必须善于整体把握,强化语感,审清题干,读准读全,借助注释,迁移联系,辨析差异,排除干扰,筛选信息,准确判断,答题才能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五、练习
    (一)杜周者,南阳杜衍人。义纵为南阳守,以为爪牙,举为廷尉史。事张汤,汤数言其无害,至御史。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奏事中上意,任用,与减宣①相编,更为中丞十余岁。
  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宣为左内史,周为延尉,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上所欲挤者,因而陷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见其冤状。客有让“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余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②,一岁至千余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于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余岁而相告言,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余人。
  周中废,后为执金吾,逐盗,捕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天子



www.deyou8.com
以为尽力无私,迁为御史大夫。家两子,夹河为守。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杜周初征为廷史,有一马,且不全;及身久任事,至三公列,子孙尊官,家訾累数巨万矣。
  (《史记·酷吏列传》)
  [注]①也是一个有名的酷吏。
  ②“郡吏,郡太守也。”“举之廷尉,以章劾付廷尉治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杜周酷吏本色的一组是( C )
  A.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会狱     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 
  B.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          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
  C.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
  D.其治与宣相放,然重迟,外宽,内深次骨 其治大放张汤而善候伺
[解读]这是高考的必考点,解答的关键在于仔细地审清题干要求的“直接”两字和“酷吏本色”两处限制,理解分析,全面比较,答案就明白了。
A项“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上是说“诏狱”多的客观事实,“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中的行为主体是“吏”,而不是杜周,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B项“大都尽诋以不道以上”是杜周手下的“吏”对犯案人的诬陷,“其治暴酷皆甚于王温舒等矣”中的“其”如果认真分析就会看出所指代的是杜周的两个儿子,应注意前句的省略主语和后句“其”的指代对象。
C项“治桑弘羊、卫皇后昆弟子刻深”中的桑弘羊是当时的理财高手,皇帝的信臣,皇后的昆弟子的身份更是非常寻常,但是杜周“捕治”“刻深”,酷吏本色暴露无遗,“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其残暴更是有目可见,该项符合题目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