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苏教版必修三复习整合大全(苏教版高一必修)

苏教版必修三复习整合大全(苏教版高一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754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苏教版必修三复习整合大全(苏教版高一必修),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 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   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 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三、 重点语句翻译(例)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就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1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译: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16、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译: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17、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译:上面执政的人抓获他之后就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
18、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  译:现在最大的不仁义是攻打别的国家,却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反而就这件事情称赞它,说它是义举。
19、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译:所以抛弃古代君王的现成的法令,而效法他们制定法令制度的根据。
20、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译:雍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顺着标记在黑夜趟水过河,淹死的有一千多人,士兵们惊骇的声音如同高大的房屋倒塌一样。
四、名句默写
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
3、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呜呼!死生,______________。死而死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何如哉! 
7、嗟乎!大阉之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曷故哉?
8、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又有剪发杜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辱人贱行,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然,令五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 , 
安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表明晋文公不愿向秦军进攻的原因的句子是:“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其还也。
11、源不深而望流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12、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优而道著,功成而德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夫在殷忧, _______________;既得志,_________________。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     
14、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15、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