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高考作文全程导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11-14 22:56:46    浏览次数: 922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是由表入里的层面剖析寓言

寓言的本质意义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指导人怎样理解自然规律,从自然现象中获得人生的道理。比如人生哲学、美学方面的智慧;为人处世的原则方法;人应具备的道德情操;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等等。通常要用类比、比喻、象征等手法解读材料的本质意义。如:寓言“守株待兔”,表层寓意是讽刺那些企图不经过艰苦努力而侥幸获得成功的人;中层寓意是嘲笑那些“欲以先王这政,治当世之民”的政治上的保守派;深层寓意则是告诫人们要认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关系。

二、是顾此及彼的角度分析

无论是要看清某种客观事物,还是要表现某种主观意向,注重多角度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寓言寓意多向多面的特点可以激活学生认知、表述、阐发的角度。如寓言“滥竽充数”的故事,我们通常都是着眼于“滥竽”来评判,认定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靠蒙混骗人是不行的,即不应以次充好。可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寓言不也讽刺了像齐宣王一类的昏庸者吗?齐宣王不昏庸,南郭先生又何来“充”的机会和效果。

三、或是或非的取向辩析

寓言故事的内蕴极为丰富,审题时应将寓言所揭示的意蕴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分析现实问题,提示寓言所透出的深刻哲理,以思辩的认识来认识,做到深刻、独到,具有针对性和震撼力。在审题时也可运用发散思维这一方式,如根据“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则寓言.多角度地进行畅想.提炼出几个论点。1.从乐师与南郭相安无事的角度,联想到对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坏人坏事要敢于揭露。2.从齐宣王爱听合奏的角度,联想到官僚主义是产生南郭先生之流的温床.必须铲除。3.从南郭先生最后偷偷溜走的角度,联想到人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可贵。4.从南郭先生冒充内行终露马脚的角度.联想到办事不能不懂装懂,弄虚作假.而应该县备真才实学。

因此,多角度审视。挖掘其寓意。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挖掘材料的寓意,是审好寓意型话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审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应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乌,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这是一道供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相结合的新形式。寓言故事最后,牧羊人孩子的“它也很可爱啊”这句话是命题人有意添加的,是材料中的一个亮点。其目的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增加写作的角度.拓展考生思维的空间,但同时在客观上也加大了考生对材料理解的难度。考生可以从正面选取以下角度:①找准自已的位置;②要量力而行;③盲目模仿必然导致失败;④人贵有自知之明;⑤切不可忘乎所以;⑥一切应从实际出发;辩证⑦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考生可以从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关系方面立意.进行辩证分析。可以选取以下角度:①认清自己,认清世界;②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③革命热忱和实际精神;④可贵的勇气与科学的态度;⑤精神可嘉,做法不可取;⑥愚蠢与可爱;⑦梦想和现实。这种立意,既肯定了乌鸦勇于尝试的精神,同时也批评了它违反客观规律,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态度,只有把革命热忱与实际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发扬可贵的勇气,又要讲究科学的态度.才能赢得事业的成功。

阅读下列寓言你有什么感悟?请以你的感悟为中心写一篇作文。

唐朝柳宗元的《蝜蝂传》:“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其去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分析  此寓言,就思想而言,既可讽刺蝜蝂的贪得无厌;亦可批评其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思想作风;但也可赞扬其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精神;还可褒其勇往直前、死而后已的行为与决心。

放弃是一种智慧

世界是喧嚣的,所以有人说,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生活中,不少人都过不了名利关,像蝜蝂一样。有些人为名所累,空虚得只剩下招幌;有些人为利所累,穷乏得只剩下钱。

在印度南部的马哈丛林里,人们捕捉猴子的狩猎工具很简单:一个牢固但透明的盒子里装有猴子特别爱吃的核桃,盒子上方开一个小孔,刚好够猴子的前爪伸进去,抓住核桃后就抽不出来了。猴子常常中计,而被猎人抓获。其实猴子很容易就可以逃生,那就是松开前爪。放弃核桃。人们可能会嘲笑猴子因为不肯放弃一个核桃而搭上了性命,可是我们人类自己呢?是不是也常常因为不肯放弃一些虚无缥缈的“名”或“利”而烦躁不安呢?曾有一富商,身带许多金条乘船远洋去国外创业,途中船撞冰山受损,须放弃所有重物,富商不愿放弃几箱重金,结果船沉人亡。众多的贪官贫得无厌,最终也还是猴子一样:伸手被捉,最终身败名裂财毁人亡。

我们之所以摆脱不掉名利带来的烦忧,是因为我们对“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这样一个根本问题缺少了感知和认识。人生在世,都在争取一切美好的东西。学生要争取更好的成绩,上好的学校;教师要争取教出更多好学生,桃李满天下;农民每年要争取更好的收成;工人争取获得好的效益;商人争取生意兴隆,多获利润;人人都想争取更多的物质享受,向往人生的事业辉煌……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方面我们不得不放弃。放弃不是一种失落.更是一种收获。或许你放弃了一样东西时,也就注定你将得到新的东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心想着入仕的陶渊明,放弃了仕途之道,才在晚年享受了人生的乐。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当年放弃了进哈佛深造的机会,才抓住了时机而成就了今天的地位;黄州自省,脱胎换骨,赤壁怀古,空前绝后,苏东坡留下今天的美名。放弃是人生的一种睿智,是一种超越,人生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对身外之物占有及享受的过程,而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明智的人说: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放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永久的掌声,必须放弃眼前的虚荣;要想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必须放弃街市的繁华;要想领略大海的风采,必须放弃让你驻足的小溪。

在生活中,你不可能拥有一切,放弃,你就可以轻装前进,忘记旅途的疲惫和辛苦;改善你的形象,使你显得豁达豪爽。放弃会使你赢得朋友的依赖,使你变得完美坚强,变得聪明能干更有力量。放弃不是无奈,也不是无为,而是让人正视真伪.掂量轻重,分清黑白。是一种成熟,更是一种智慧。

误区导诊

1.切忌生硬。对寓言的理解不能生硬。寓言往往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结构大多简朴,主人公可以是人、物,但都是借此喻彼,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寓深刻的道理于简明的故事中。不能以考证的眼光去纠缠故事情节。由于此类材料言近旨远,寓言材料作文审题,一定要考虑到寓言的主旨及寓意。所谓得鱼忘筌,顾理不顾事。

2.切忌割裂。不能割裂寓言。要把寓言识为一个整体,尤其对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更不能只抓其只言片语,以偏概全。

3.切忌肤浅。寓言作文题有显性的信息,也有隐性的信息,隐性的信息如言下之意,引申之意,比喻之意。对此,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果不能揭开题面隐喻,透视出所给材料的寓意,就会造成跑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