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2

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2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500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年考前议论文攻坚2,

 

4.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800字。(2008年天津高考作文)

这个题目是个抽象的概念,如果写作时不能将之具体化,而是笼统来写人之常情,文章就会显得空洞,甚至感到无从下手。所以,要写好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化大为小,落实到具体的人之常情上, “人之常情”指一般人通常有的感情,如:亲情、友情、爱情……喜悦欢乐之情、愤怒激动之情、哀怨愁苦之情、关怀同情之情、抑郁惆怅之情、率真坦荡之情、昂扬奋发之情、恬淡心仪之情……都在选取之列,只要是“常情”即可。此外,“常情”前面有个定语“人”,而“人”却不限定在作者身上,写他人也可,可见,该作文题目主体没有限制,可写范围非常广泛,时空不拘,古往今来、域内境外、男女老少,各种类别层次、性格品位、家庭社会……只要是在你的生活中对你的情感有过冲击,生命历程中有过体验,理想境界中有过追求,都能成为文中的描写对象。

也可以反面立意,对“人之常情”中的某些不合理、不合法、不高尚、不进步的做法进行剖析、批判。例如,对人对己不同标准,庇护亲人不守法律,中庸调和不讲原则,党同伐异不讲公平,畏强欺弱不讲道义,自私自利不愿牺牲……均可作为立意的角度,构思出不错的主题来。总之,要想拿高分就要想得比别人多比别人深。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万物在传递中绵延不已,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技艺、经验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可以传递……

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2007高考广东卷作文题)

拟题可以在原话题前后添加概念,以便化笼统为具体,写起来就会生动的多,如“爱的传递”“微笑的传递”“孝的传递”“传递,在你我心间”等,我们可以从自然、社会、家庭几个方面来打开思维。放眼自然,落花对枝头花的喃喃细语,传递“化做春泥更护花”的使命和责任;燕子南飞,生生不息,代代延续,传递着对生命永不停息的追求。放眼社会,公交车上的一个个让座的身影,传递着爱的温暖;校园里一声声响亮的问候,传递着学生的精神风貌、校园的教育文化。放眼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则向孩子传递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把目光聚焦到历史,或是把历史和现实交织起来写,从一个发展的过程来看一种精神的传递。如“雷锋精神的传递”“儒道精神的传递”、“长征精神的传递”等。无论哪种,都应重点落笔在传递的过程,揭示传递的意义。06到07年,在中国又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无论是“国学”热,还是对外来节日文化的“抵制”,都反映了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传承和思考,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举行,把奥运精神和中华文明如何传递给全世界。

 

6.请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经历,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①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②不得抄袭。(2007年高考作文湖南卷作文题)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可用设问法。“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然后可化虚为实,从以下几方面构思,将“诗意的生活具体化”:一是将视角转向艺术。可以将目光放到美术、音乐、诗词等艺术形式上,说诗意地生活就是“溪头卧剥莲蓬”的惬意,是“误入藕花深处”的痴迷,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妩媚。将这些精彩材料与心灵进行交融与碰撞,诗意的清泉自然会从字里行间汩汩而出。二是将视角转向自然。说天空存在着诗意,它在狂风暴雨之后必然画出彩虹;写大地存在诗意,它在霜雪消融的春天红花满山。继而由景及人,写出自然万物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及营造的诗意生活。三是将视角转向历史。如大词人苏轼,他一生屡遭贬谪,却乐观豁达。心情好时,便是“春山磔磔鸟春禽,此间不可无我吟”;被贬之后,也能吟出“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7.《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008年重庆高考作文)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多方设问”,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8.请以“魅力”为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我们在生活中时常会感受到“魅力”的存在。我们可用添加因素,联系实际,扩展思路:艺术的魅力、知识的魅力,人格的魅力,语言的魅力,异性的魅力,城市的魅力,大自然的魅力,风景的魅力,北京奥运会所展示的中国文化的魅力……魅力还有其各种各样的特点:短暂的魅力,长久的魅力,永恒的魅力,内在的魅力,外在魅力,某个方面的魅力,……

 

9.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造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和不解。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却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5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

“出人意料”强调超越常规,具有独特性,“情理之中”强调合乎情理,能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具有普遍性。

虚题实写,扩展话题,拓展思路,推求现实意义:

可以写爱国的主题:

鲁迅先生放弃即将到手的医学学位,实属于出人意料之举;然而他决心用笔医治愚昧、唤醒沉睡国民的选择却又在情理之中。光绪帝密劝谭嗣同“三日之内出逃”,他却毅然留了下来,确属出人意料;“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表明他要以英勇就义之举来表现变法的决心,来唤醒愚昧麻木的国人,理解了这些,他的行为又在情理之中。

可以写勤奋的主题:

居里夫人一生成就卓越,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它取得的惊人成绩出乎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她的成功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源于门捷列夫的一场梦,苯环的发现也是源自一个盹,这的确有些出人意料,但如果两位科学家没有潜心研究,深入思考,哪有梦醒后的顿悟呢?

建国以来,我国水稻亩产连登4个台阶,从98公斤提高到当前的800多公斤,近年,农民增产稻谷677亿多公斤,增收600多亿元,这样的变化出人意料;但想到袁隆平及其团队的勤奋工作和不懈探索,这样的变化又在情理之中的。

可以写其他主题:

人生的旅途扑朔迷离,充满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常有一些“意料之外”相伴相随;然而,分辨真伪,远离祸患,排解干扰,正确抉择,又是每一个热爱生活、富有正义感的人必须坚持的,理应如此。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