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指示代词 今译为:如此、这样 例释:①子无乃称《庄子》 ②真长性至峭,何足乃重。《世说新语》
(2)副词 1>表肯定 今译为:是、就是、原来是 例释: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范围 今译为:仅仅、只 例释: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3>表时间衔接 今译为:就 例释:良乃入,具告沛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4>表两事顺承 今译为:才 例释:设九傧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意外 今译为:却、反而、竟然 例释: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话源记》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触龙说赵太后》
③不改过自新,乃益骄恣。 《汉书·吴王刘濞传》
1
(3)连词 1>表顺承 今译为:于是、便 例释: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②以为诸侯莫足游者,乃入西关见卫将军。《王夫偃列传》
2>表他转 今译为:至于 例释: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
(4)助词 无义 不译 例释: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 《尚书》
5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 今译为:他(它)、他们 例释:①成以其小,劣之。《促织》 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第三人称表领属 今译为:他的、他们的 例释: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②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师说》
3>表其中的 例释: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石钟山记》
4>表指示 今译为:那、那些 例释:即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朱熹·中庸集注》
5>活用为第一人称 今译为:我的、自己的 例释: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游褒禅山记》
(2)副词 1>表推测 估计 今译为:大概、或许 例释: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祈使 今译为:可要、当 例释:①子其勉之《左传》 ②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3>表反诘 今译为:岂、难道 例释:①国无主,其能久乎《左传》 ②其孰能讥之乎《石钟山记》
4>表未来 今译为:将、将要 &nb
(3)连词 1>表假设 今译为:如果 例释:汤其无涠,武其无岐,贤虽十全,不能成功。 《吕氏春秋》
2>表选择 今译为:或者、还是 例释:呜呼!其信然耶,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耶?《祭十二郎文》
3>表让步 今译为:尚且 例释: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列子·力命》
(4)助词 附在代词“彼”“何”后 不译 例释:①赐!汝来何其晚也 。 《孔子世家》 ②何其毒也
6且
(1)副词 作状语 今译为:1>将要 例释:①甘茂亡秦,且之齐,出关遇苏子。《战国策》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姑且、暂且 例释:①民劳,未可,且待之。 《伍子胥列传》
②吾今且报府,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3>几、近 例释:三年,大疾疫,死者且半,乃各散引去。《后汉书·刘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