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解析:例(4)中第一小题.例(5)中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第二问要比较的就是形象.意象.语言特色的异同。应运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作比较。例(4)中第一小题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对历史以及对社会的感慨。例(5)中第一小题都用了燕子这一意象来发兴亡之感。例(5)中第二小题第二问,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2 比较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还以例(4)例(5)为例来看:例(4)中第一问和例(5)中第二问就属于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方面内容。要注意的是例(4)中第一问虽然出现在比较鉴赏类题中,但只要分析指定的试就行了。例(5)中第二问就要比较三篇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不同,即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 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3 比较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观点
(6)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在《新雷》中,造物“有情”体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
(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解析;第一题只需结合张诗考虑就行;第二题则是两诗末句寄托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就需要结合诗句及作者体味他们的区别,得出结论,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三 题例分析及解题策略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解析:首先是审准题意,分析比较对象的异同点。从比较对象来看,对象相同,都是木芙蓉;作者不同,一是吕本中,一是范成大。从设置问题来看,前一题主要是求同,后一题是求异。从比较内容来看,形象与修辞。其次是找准切入点,抓关键句,对照相关问题涉及的内容思考。第三是精心组织答案;第四是形成文字。答案: (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