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09-02 15:16:48    浏览次数: 803次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2)全面回答:
①隋统一全国,隋采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为唐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②唐初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进一步完善中央集权制度,励精图治,重用人才;
③经济上,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重视农业生产;
④文化上,完备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⑤正确处理了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友好交往政策;
⑥广大农民在较为安定的环境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物质精神财富。
所以唐朝前期经济空前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

3、具体措施:
(1)政治方面:
① 选贤与能
唐太宗在人才的甄选上注重惟贤与才是用,既往不咎。(书例:魏征)
史载:唐太宗时期“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不拘格选拔人才——唐初人才济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秦叔宝)
   ——这些人因为太宗的知遇之恩和任用得当,发挥了自己的最佳为政潜能,同心协力,共创出治世伟业。(贤相名将是唐朝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
        ② 虚怀纳谏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注意听取各种意见(虚怀纳谏,这是封建帝王重要的政治修养和品质)
——君主虚怀纳谏,一则不必事必躬亲,可借助大臣辅助,二则可以减少政策失误,有利于君主有效管理国家。

【思考】:唐太宗认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请思考:
  第一、唐太宗为什么非常注意兴替、得失问题?
  ——唐太宗亲历隋朝农民起义,吸取了隋朝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太宗作为唐朝初期似的有为之君,力图维持唐朝的长治久安。
  第二、唐太宗是怎样“以史为鉴”和“以人为镜”的?
——“以人为镜”:任用贤臣,注意听取大臣劝谏,听取魏征的建议最为典型;
“以史为鉴”?
(通过问题思考,引起其他“措施”的讲述。顺利转入下一主题)
(2)经济方面:休养生息
     ① 措施: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唐太宗时期,动用国库粮食和皇室的府库,赈济因水旱受灾的百姓;要求朝廷尽量缩减开支,令臣民勿侍糜费;实施奖励耕作的政策,使农民纷纷回归故里从事农耕,令农业生产得以复兴;实行耕有其田的均田制和减轻服役负担的租庸调制,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②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恢复并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是安定民心、治理国家的根本)
         ③ 影响:保证农业生产,减轻对农民的剥削,利于人口增加。
              
(3)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制定《唐律》
     ① 原则: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② 措施:立法精简,执行慎重
        《唐律》体现了德刑相济、礼法并用、宽仁慎刑、立法精简、稳定法律、执法严明、宁国安民的特点。
 ③ 影响:a、稳定社会秩序;(囹圄常空,牛马遍野,外户不闭)
          b、《唐律》不仅成为宋律、明律的依据,而且对古代朝鲜、日本、越南等国法律的制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① 表现:   提请学生回顾复习唐太宗时期崇儒尊孔的表现:尊孔子为“先圣”“宣父”,在孔子庙堂建立国学,学舍有四百余间,学生达到三千余人,还郭请各地名儒前来讲学。唐太宗还命令诸儒核实校订儒家五经,并作出权威性的官方注解,印成儒家经典读本《五经正义》……
     ② 影响:a、兴儒学,完善科举制,加强人才选拔和思想统治;
              b、唐太宗对科举制的重视,使并无政治地位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可以凭靠自身本领获得参与政治的机会,扩大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
c、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5)民族关系:积极开明——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① 高祖时期——实行求和政策
      原因:唐初北方少数民族骚扰,边疆不安定
            唐初国力较弱
② 太宗时期——实行积极开明政策——民族团结发展
      a、原因:贞观之治,统治稳定,国力增强……
                ◇武力征服(战而后和)
                       东突厥骚扰唐朝边疆——629年,唐太宗发兵10余万打败他们,并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
                ◇设置管理机构
                    设置羁縻府州(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教材脚注内容,明确概念)
      b、措施           羁縻府州是唐朝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因统而治,重用首领,安抚少数,统治边疆。
                    设置都护府(安西都护府)
                        都护府是军政机构,直接派官员、驻军队、管理边疆。
                        ——保证边疆安宁和丝绸之路畅通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政治联姻(和亲)
     例证:文成公主如嫁松赞干布
     影响:使唐朝和边疆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翁婿”关系;
          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
c、实质:民族团结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与发展;
d、影响:  促进民族交流融合;
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唐太宗因民族政策成功,被少数民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为民族关系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教学拓展】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
1、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2、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4、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对外政策:友好开放——导致对外交往盛况空前
①     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表现:
唐朝与世界的交往多,亚、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的使者、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唐朝访问;外来宗教大量传入,并被译成汉文;玄奘西天取经;长安成为佛教的中转胜地;在朝鲜半岛上,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等广泛传播;日本学习唐朝文化,进行“大化改新”……
②     原因:
一方面:贞观时期,国力增强,文化先进,对外交往具有强大实力
另一面: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政策。
  a、重视友好来往;
(唐朝政府在六部下专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国使者的官方机构;对与中国相隔较远的遣唐使,都复信答礼,并回赠物品)
  b、鼓励外国人来华;
 (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允许官吏加重税收,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c、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理性之光
  •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