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09-02 15:16:48    浏览次数: 145次    栏目:高二历史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2.1914年,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再举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参与护国运动
(1)背景: 袁世凯复辟帝制
(2)经过:① 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维护共和制度。
② 蔡锷、李烈钧、唐继尧首举义旗,组织护国军。
③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
(3) 结果:① 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② 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并在绝望中死去
(4)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领导护法运动
(1)第一次护法运动
①背景:段祺瑞拒绝恢复象征民主共和制度的国会和《临时约法》。
②时间:1917年秋至1918年5月
③过程:1917年秋,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
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领导护法运动。
联合西南军阀:桂系、滇系。
西南军阀和北洋军阀勾结
西南军阀改组军政府,实行七总裁制,排挤孙中山。
④结果:无果而终。
⑤影响:a、使孙中山认识到“南与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护法目标是不可依靠军阀来实现的。
b、认识到整理党务,先固实力的重要性: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2)第二次护法运动
①背景:策动粤军讨伐桂系军阀
1920年8月,粤军推进广州,桂系败逃广西。
粤军将领敦促孙中山到广州主持政局
②经过:1920年11月孙中山回到广州,重举护法旗帜。
1921年4月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
1922年5月,孙中山发布讨伐令。
1922年6月陈炯明发动叛乱
③结果:被迫离开广州赴上海,护法运动再次失败。
④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乱
重要原因:孙中山没有自己领导的武装
(三)结论:
1、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救亡图存,不屈不挠地斗争,精神可嘉
2、斗争失败的结局,说明资产阶级无力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四、提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
(一)背景:
1、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战屡败,需要重新寻找新的出路
2、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思想发生重大转变:
①联俄:1923年1月,《孙文越飞联合宣言》的发表,标志联俄开始形成。
②联共:吸收新鲜血液,改组国民党。
③扶助农工:1923年1月,发表《中国国民党宣言》,标志孙中山从依靠军阀力量变为依靠民众力量

(二)合作的过程:
1、中共三大的召开:
① 时间、地点:1923年,广州
② 内容:决定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
③ 影响:为国共两党合作奠定了组织基础和保障;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使国民党获得新生;有利于共产党在更广阔的政治舞台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2、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3、标志:国民党一大
(1)时间、地点:1924年1月,广州
(2)通过文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内容: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4)意义:①标志国民党改组的完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②促成黄埔军校的建立,建立革命的武装
★新三民主义
1、内容:
(1)民族主义:①突出反帝内容
②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①平均地权,实现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②节制资本: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由国家经营;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的生活
2、意义:
(1)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标志国民党三大政策的正式确立
归纳:1、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比较)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清政府
明确反帝

强调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提倡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的政纲
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办法(耕者有其田,谋求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2、新三民主义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何关系?
(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和目标;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3)新三民主义蕴涵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三)谋求国家和平统一和孙中山逝世
1.孙中山北上:
(1)原因:① 冯玉祥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② 为谋求国家和平统一,抱病北上
(2)概况:北上途中,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
2.逝世: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五、孙中山评价
评价人物,理性分析
你如何看待这位20世纪引领历史的先驱?
提示: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毛泽东
名人眼中的孙中山:
他不是惧怕未来,而是相信未来,奋不顾身地为未来而斗争。             ——列宁
他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鲁迅                    
    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     ——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

孙中山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评价认识: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国共合作之路。

小结一:教师结语 
孙中山先生一生努力,“求中国之自由平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无人怀疑,他的名声和威信也正是靠人格魅力建立起来的。真诚能感动朋友,却不能打动那些阻碍中国走向自由平等的力量。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这个毛泽东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孙中山所忽略的,或者说没有找到解答。他的弱点是过于不切实际,不切实际到要修建20万公里的铁路,获得了“孙大炮”的外号;不切实际到一味与虎谋皮,将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帝国主义者身上。直至耗费一生,才在敌友之分的问题上接近了正确的认识,才将目光投向了民众,认识到“唤起民众”的必要。而这对于毛泽东而言乃是常识和认识的起点。尽管如此,孙中山是一个值得尊敬的真诚的爱国者,能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和党派利益之上,而这恰是我们这个国家迫切需要的品质。


章 www.deyou8.com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