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第三册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点

第三册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点

    06-21 10:58:48    浏览次数: 970次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下载,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三册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点,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 韩伟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最早的一首民间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虽经乐府搜集整理,文人加工润色,但仍有着十分浓郁的民歌气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民间叙事诗的情节一般都以主人公的命运遭遇为主要线索,单线顺序向前发展的。它必须讲述一个情节紧凑,首尾完整的故事,因为一个一步紧一步,一环扣一环的故事才能吸引民众,枝蔓太多不利于其传播和产生影响。《孔雀东南飞》便是如此,它特别注重对材料的剪辑,与主题无关的情节一概不用,所以一开始并不交代刘兰芝与婆婆在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以及产生矛盾的原因,而直接从兰芝向焦仲卿倾诉遭遇和坚决请归而展开,这样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听众(读者),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在了将要发展的情节上,这样自然展开仲卿求母、夫妻话别,临别立誓,县令遣媒,阿兄逼嫁,夫妻盟誓,双双殉情,合葬华山等情节。情节的发展环环相扣,十分紧凑,使整个故事十分清晰完整,毫无枝蔓。使我们看见,一方面是封建势力的步步紧逼和两人的不屈反抗,另一方面,是夫妻双方之间相互的依恋、同情,以及理解和感情的逐渐加深。使我们在为诗中的主人公揪心、难受的同时,对迫害他们的封建势力产生无比的痛恨之情。但从情节结构看,这两方面却又必然是互为依存,交织发展的,因为外在的压力越大,人物感情的深挚才越清晰越明显;而感情越深厚越真挚,才越展现出他们坚守爱情,反抗到底精神的伟大与崇高,才更好地表现了该诗反对封建礼教和歌颂爱情的两大主题。而从婆媳矛盾的故事开端到夫妻合葬化鸟的尾声,这中间经历了发展、高潮和结局,是一个首尾完整的故事,它符合中国人阅读欣赏故事的民族心理习惯。

铺陈,指极力铺叙,尽意渲染的意思。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在民间叙事诗中常用来刻画人物,表现性格,抒发感情。《孔雀东南飞》中有两种铺陈。

1.纵向铺陈:以时间先后为序铺陈,勾勒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使人获得对人物经历、才干的总体印象。如“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知礼仪),十七为君妇(遣汝嫁)”即是。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兰芝的经历、教养和才干,结合全文,更能明确焦母的蛮横无理,自然引起我们对兰芝的同情和理解,以及为什么兰芝被遣回家后媒人不断的原因。

2.横的铺陈:指以空间转换为序的铺陈,如兰芝辞别焦家时的精细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装。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一打扮展现了兰芝的性格特点,她要安慰丈夫,因为他对自己的回来还抱有幻想;她是主动请归的,决不向婆婆屈服;这番铺陈展现了兰芝既善良又刚强的性格特点。同时,极力渲染的兰芝容貌和体态,也为后文县令和太守家的求亲作了铺垫。

再如太守家为迎娶兰芝所作的精心准备:“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做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这番铺陈,极写再嫁时的豪华的排场,热闹的场面,突出兰芝的身价之高,受人敬爱;同时反衬出兰芝忠于爱情,不为富贵荣华所动的可贵品质;当然也有对富贵之家终于“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揶揄和嘲弄。

这种重叠复沓、一唱三叹所形成的抒情性描写,形式上是铺张扬厉的,内容上又是具体可感的。它创造出了细致的形象,更将创作者情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加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情抒发的力度。一方面听众通过歌者细腻的铺排而将听觉形象幻化成了视觉形象,另一方面,听众也受到一种强烈的爱憎情绪的感染,从内心深处与作者和歌者强烈共鸣。

民间叙事诗善于从生活的海洋中,选取人们最熟悉的事物来“引类设喻”,“借物发端”。其比兴,夸张、排比、拟人等手法,具有生活化的特点。

如开头的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借民间象征美好物事的孔雀来起兴,而孔雀的徘徊正预示着夫妻的别离,一下子就将全诗笼罩在悲剧的气氛之中。而结尾的化鸟“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与开头的美禽遥相呼应,体现了民歌特色。再如比喻,描写兰芝辞别焦家时精细打扮中的“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喻体选用的物事正是民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葱根既长且白而又细腻,和手指的柔美相一致;朱丹是古代常用的红色染料,借此描写兰芝嘴唇的红润也十分贴切。而夫妻立誓时的“磐石”“蒲苇”更是如此,诗人借此表现二人对爱情的坚贞,又体现了男女特点的不同:男子强调坚定不移:“磐石无转移”,女子则强调柔韧性:“蒲苇韧如丝”。再比如人物的称谓也有民歌的特点,如仲卿即是谐音的“钟情”,而兰芝则是芳香的兰草和仙草,象征着人物品质的高洁美好。而其中焦母一再提到要给仲卿找的“罗敷”,更是汉乐府民歌中民间美女的通称。

>>《第三册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点》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deyou8.com网]www.deyou8.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再进一步,仔细考察结尾的化鸟,这也是民间文学常用的象征手法,这种浪漫主义结局,是对美好爱情的热烈的颂歌,它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的感情,美好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封建家长制的抗议和反叛。

毫无疑问,诗歌中歌颂的是兰芝和仲卿的爱情以及为捍卫爱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的抗争精神,对主要人物的赞美态度十分鲜明,对破坏美好爱情的反面角色的批判也十分强烈。但是,由于中国文化中封建孝道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本身的天性善良,诗中展现的焦母和刘兄并不是穷凶极恶,不可饶恕的形象,两家最终的合葬请求是他们醒悟后的理智的抉择。他们之所以反对二人美好的爱情,或者逼迫妹妹改嫁,是因为他们的自私,他们只是自觉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但对自己的亲人总体来说还是关爱的。如焦母对待儿子,刘兄对待妹妹,前者还是要找一个更好的女子给儿子,后者虽然趋炎附势,但也有为妹妹着急考虑的意思,所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恶人。

同时,诗作最终以合葬、化鸟作结,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学注重疏导读者情绪的特点。带有大团圆意味的结局,体现了叙事者宽厚善良的天性。他不愿意将悲苦的情绪再传染他人,造成人们心中的压抑和伤感,浪漫的结局无疑是最好的安慰药剂。同时,合葬化鸟的目的还在于劝诫作人父母者不要再重复焦母的错误(“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体现了民间文学注重教化的特点。诗人讽世劝善,希望长辈宽以待人,尊重子女选择、注重美好感情,都在最后的诗句“戒之慎勿忘”中得以体现。

>>《第三册 第一单元 《孔雀东南飞》的民歌特点》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deyou8.com网]www.deyou8.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