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上学期 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

高二上学期 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

    06-21 10:58:20    浏览次数: 623次    栏目:高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下载,高二语文第三册教案,http://www.deyou8.com 高二上学期 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
第1单元:写议论文 A、作文训练内容:     合理安排论证结构。     题目: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安排好论证结构。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写好一篇议论文必须合理安排好它的论证结构。合理安排论证结构,也就是要对议论文的全文进行总体设计,做到条理分明。同学们写议论文常犯的错误是对观点和材料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一般认识上,只能将材料罗列在那里而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势必造成结钩松散、缺乏说服力。      合理安排结构,是为了更好地阐明中心思想。论证的结构没有一套固定不变的模式,在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结构主要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往往并不是单纯采取单一的论证结构方式,而是几种方式的综合运用。应注意的是,我们写文章时不可用论证结构的形式去硬套,因为内容决定形式,采用哪一种结构方式,首先要取决于内容的需要。   C、吴老师给你点拨思路:     “自信”话题可以选择以下观点展开:     1、自信加谦逊是人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2、自信的基石是人的智慧和才能。     3、自信是冷静的自我评估而非妄自尊大。     4、自信是事业成功、竞争取胜的心要条件。     5、自信可以使人处变不惊,临危而不惧。                                          例文1: 人  与  路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鲁迅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也有人说,世界上本来就有路,走的人多了,反而没路了……     请以“人与路”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     作文恰如行路,有人昂首阔步,气势凌人;有人亦步亦趋,低唱徐吟;有人正气浩然,仰天长啸。但要记住:怎么走都要走在自己的路上!      曾记否,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小生有幸拜读,确是佳作。但此之后,文言之考作犹如雨后春草,呈现疯狂态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于是乎,屈原从汩罗江中爬上来又跳下去;顶羽自刎更是免费表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目之所及尽是学子们迷茫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却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悲!可叹!不知他们是否真不明白:李商隐、杜牧的诗,再好也只是小李杜;即使做了十足的古人,写出十足的古文,也不过是“代古人言尔”!     别人的路学不得了,不如开辟自己的路吧!那又怎么样呢?     想当年,韩寒半个小时一篇《杯中窥人》何其伟哉!于是又一批学子走上创新之路,通篇文字支离破碎叫有个性,一首诗谁也看不懂叫有深度,看到天空一片羽毛落下便泪流满面这叫有文人情怀。走前人老路固然不妥,但矫枉过正想从中国直接打通地心去美国也是行不通的。     自己的路来源于前人,而又不拘泥于前人,方能走出自己的辉煌。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哪一样不能在前人身上找到印迹,又哪一样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我们的作文也要走出自己的路,做创新的人。     说到离别,再不是折柳相送、灞桥泪别,现代的通讯足以维持“亲密无间”的联系了。如今再说“西出阳关无故人”,至于吗?一个电话、一架飞机,到哪都能“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不是?     故而,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用《西游记》的一句歌词结尾吧!“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例文2:找到人生的定位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么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主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生漫漫,生命悠悠,在前进的旅程中,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命的大海里,请给自己准确定位。     你看啊,翱翔蓝天,俯冲抓羊,那是老鹰的特长,而单薄瘦小的乌鸦,却总想一展雄鹰的英姿,结果捉羊不成,反成别人的囊中之物。如此结果,正是没有找准位置的缘故。其实,它也有自己的长处,为何总要羡慕别人呢?     乌鸦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生活中时常有人会盲目羡慕别人,却总是忽视了自己拥有的特性。在盲目艳羡他人的同时也扼杀了自己的特长,成为平庸无奇的一员。殊不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是特殊的个体,上帝赋予我们独特的个性,只要我们走出盲目模仿别人的樊篱,找准自己的定位,我们的人生目标就会变得很有可能。     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的创始人大卫·奥格威曾做过推销员,当过农夫,当过外交官,后来移居美国,他经常要往返于欧洲大陆。这时的奥格威,雄心勃勃,有两个最大的心愿:一是拥有一部劳斯莱斯,一是获得爵士爵位。每当黄昏时分,他便来到英国国会下议院,坐在观众席里听别人辩论。希望有朝一日那里也会成为自己的讲坛。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对这一切失去了兴趣。他对自己说:“这些并不适合我。”然后就站起来,轻松而坦然地走出下议院。     在感到一种解脱之后,紧接而来的是内心的焦虑,38岁了,还能使生命辉煌吗?不久,他创办了一家广告公司,后来成为了“现代广告的教皇”。由于找准位置,他演绎了完美人生。     2005年春节晚会的现场,一群美丽的少女用她们优美的舞姿征服了所有观众。“千手观音”让每一个中国人记住了她们的名字。但你可知,这群少女是在无声世界里长大的。上帝的疏忽使她们失去了声音,她们却用优美的肢体语言告诉人们,在这个世界上,你可能失去很多,但只要你找准自己的位置,就会获取成功!      说到科学发展史,有一个名字我们不得不提起,霍金,这个生活在轮椅上的巨人。他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在这个世界上自由徜徉,但他却可以用自己的大脑在广阔的宇宙里驰骋,他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成就了21世纪科学的神话。      所有的成功,所有的精彩,无不源于准确定位,前贤的完美人生昭示着这一点,身边的成功人士也用活生生的事实提醒着我们。      朋友,人生漫漫,生命悠悠,在前进的旅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生命的大海里,给自己准确定位吧!                                  例文3:谈  意  气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     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     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     ③由于主观和偏激所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如果说雏鹰腾飞苍穹要经历风雨的击打,那么搏击长空的意气就是它犀利的双眼;如果说骏马奔驰于旷野要经历千万里的锤炼,那么奔腾万里为夙愿的意气就是助其翻越千山万水的铁蹄。人,欲傲立于世,成为一代雄主,立一世伟业,那舍我其谁,勇战万方的意气就是其成功的基石。     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     看惯了凡人的庸庸碌碌,听厌了庸人的自怨自艾,一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使我们心中重燃建功立业的激情;听厌了对命运的感伤,想破了身世的无济,那句“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振臂一呼,使我们重生改变命运的豪气。舍我其谁,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重新树立起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舍我其谁的意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使我们为了自己身上所担负的重任而勇猛作战。——舍我其谁的意气,是我们腾飞的起点。     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     凡欲成大事者,皆需受尽千磨万砺。也许上天就是喜欢捉弄那些矢志于成功的人,他总是要为孜孜于理想的人设置障碍。那障碍,可能是罗马宗教裁判所前的熊熊烈火,可能是哥伦布远航新大陆中的连天风雷,可能是红军长征中的雪山草地。然而,勇敢的人们呵,他们还有理想,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布鱼诺一般投身于火海,为捍卫真理而与烈火永生;他们在献身理想的意气指引下,如哥伦布义无反顾地踏上征途为探寻未知世界而披肝沥胆;在献身理想的意气的指引下,他们如红军战士一般豪气顿生征服千山万水为拯救民族而抗争。献身于理想的意气,是成功的精神动力。     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     科学,充满了未知的美。好奇的人类站在自然与社会圣殿的门口,不时地窥探其中的奥妙,而只有勇于探索的人勇敢地踏入了上帝设置的禁区、徜徉于科学的无尽美妙。于是我们看见杨振宁、李政道勇于质疑前人,看见吴剑雄勤于实验破解谜云,看见一代大师王淦昌在极其恶劣的科研条件下为物理学发展献计献策。——勇于探索的意气,是成功之眼。      ……     望尽人类千载悠悠的历史,凡成大事者,皆为意气风发、慷慨激越之人。让我们以舍我其谁的意气为帆,以献身理想的意气为指南针,以勇于探索,勇于面对挑战的意气为桨,驾起人生的巨轮,向着成功的彼岸远航!     第2单元:写议论文 A、作文训练内容:     学会辩证分析。     题目: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诗意,以《污泥与莲》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翠盖红妆浥露妍,花之君子水之仙。     共夸不受污泥染,没有污泥哪有莲。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一篇好的议论文,绝对不能表现得片面、孤立和绝对化。写好议论文,要学会辨证的分析。对问题进行辨证的分析,通常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用发展的观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发展和变化中的。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就必然违背事理。比如“文以载道”这个命题,“道”的合义就是发展变化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外界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一个问题时,就要注意到它和其他有关问题的联系。比如“近墨者黑”就强调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     三、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避免片面性。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还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对立,又要看到统一。     学会辨证地看问题,是学会辩证地论述的基础。   C、吴老师给你点拨思路:     《污泥与莲》是一道辨析性作文题。千百年来,莲花以其清雅高洁之色,婷婷玉立之姿,浓郁芳香之气,博得多少人的青睐和赞誉。但仔细想想,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其  一,污泥拥抱着它,没有污泥哪来莲呢?其二、污泥的作用有多重要暂且别说,莲能从污泥中获取营养,这方法确有值得借鉴之处。其三,都说成材的环境很重要,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但莲出于污泥而高洁,说明环境不是最重要的,自身的意愿和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例文1:有梦想就有可能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么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主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嗖”的一声,高大的雄鹰如利箭般从矮小的乌鸦头顶掠过,眼神中或许还带着不屑。从那时起,一只过着平静生活的乌鸦的心中就泛起了层层涟漪,它不甘心于当雄鹰的看客,它要和雄鹰一样!     于是,它展开稚嫩的双翅开始努力练习,它放飞了一个梦想,飞翔之梦。现实是无情的,它的双翅被阵阵狂风刮得伤痕累累,它遭到了同伴的嘲笑,但它却不向困难低头。它对自己说:“我要做一只勇猛的鸿鹄!”虽然最终怎么努力,它也只能抓住山羊的一缕毛,而且为之付出了将生命交于别人宰割的代价,但它依然自豪地说:“我为梦想而奋斗,无悔这一生!”     也许有人会感叹乌鸦不自量力。一只乌鸦,能飞到九天之上就已经是天大的成功了,还妄想从高空俯冲下来抓住比它大几十倍的山羊,简直是异想天开!可是当你抬起头,看见那些满足于过平庸一生的乌鸦,会有什么感想?和它们比起来,这只乌鸦的行为还显得那么可笑吗?     认识,是人类逐渐积累起来的,它是宝贵的财富。就像故事里的这位牧羊人,他清楚知道,一只乌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抓起一只山羊。但如果仅仅停留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那我们的认识就无法继续累积。从进化论角度来看,一种温顺的小鸟,是完全有可能成为一种猛禽的。不断地扇动翅膀,羽翼就会变得更为丰富、更有力量。一辈接一辈地努力,最终未必不能够成为一只“在天空和太阳之间穿行/飞过那无穷的漫漫荒野/自由地在大地上空飞翔”的飞鸟。     乌鸦抓山羊这个故事,完全可以有另外一个版本:一个人挥舞着双臂,希望能飞到月亮上去。月球上,吴刚问嫦娥,这是什么?嫦娥说,这是一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人。吴刚说,这个人很可爱!     最终,在飞翔之梦的激励下,通过一代又一代和努力,人类飞到了吴刚身边。毫无疑问,在飞翔之梦的指导下,我们还将飞得更远,飞向更多星球。     有梦的乌鸦,早晚会成为自己心中的那只雄鹰。                          例文2:关于“天才”的思考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     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康德)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可任写一个方面,也可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800字;⑤不得抄袭。       作为一名天才,当然要有超凡的才能。但是即使是这样,天才在大众心里也有着诸多不同的版本。例如,有些学生,因为受侦探小说之类的影响,往往把“天才”曲解成一个偏义词,过分地看重“天”,认为天才就是那种天生就有一个聪明的脑瓜子的人,而忘了爱迪生的名言——关于灵感和汗水的一个重要的比例。再延伸一下,那么天才更应该是天生就热爱学习的非凡人物。这样的人,几百年才会出一个啊,可遇而不可求,于是也就心安理得地做“凡夫俗子”了。     而我却认为“天才”一词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生无所息”的价值。天才应该是不断追求,用勤奋和汗水换取智慧的人。如果没有司马迁“无所息”的笔耕,哪来《史记》的流传青史?如果没有陈景润夜以断日的计算,哪来那么伟大的数学成就?如果没有居里夫人的进埋头寻找,,哪来镭的诞生?可见“生无所息”是天才的人生写照。     比如《伤仲永》里的小天才,五岁即能“指物作诗立就”,但因为其父只是喜欢带他到处炫耀,而“不使学”,于是后来竟“泯然众人矣”。这是一个令人痛心、发人深省的例子。天才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勤奋,就如同鱼儿离开了水,鸟儿折断了翅膀……      伏尔泰曾经有言:如果你不想自杀,就要时时有事情做。照此推论,除了天才外,其余众人几乎天天都在自杀。鲁迅也说: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两个伟人不约而同地将“有所息”的危害提高到自杀与杀人的高度,可见我们常人虽然不能与天才攀比,但至少也要心中装着追求,每天要有事情做,不然寿命也就成了一个空乏的数据,失去了生命的内涵。      正是因为天才们的“生无所息”,才使他们的生命闪烁异彩。巴尔扎克不是一个通常意义上的长寿者,但他留下的《人间喜剧》让他的生命得以在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他说:除了聪明没有别的财产的人,时间是唯一的资本。他也是最大限度地运用了他唯一的资本。也许在此时,面对时间和工作,天才们是最吝啬的——为了创造人类不朽的财富,他们“无所息”地生活着。      也许相对于活得丰富多彩人们来说,天才们缺少了生命中的许多华丽的装饰,但他们的手中却握着沉甸甸的收获。     “生有所息”是在追寻生存的方式,但“生无所息”却是在追寻生命的价值,让我们踏着洒满天才们汗水的足迹,有意义地活着。                                      例文3:旷世之辩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许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许多人都有如此的感受,当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情’、‘理’两难。那么,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究竟有无联系呢?为此,我台特意用时光穿梭仪请来几位历史名人,想请他们就此展开一番唇枪舌剑。”     下面对双方辩手观点作简单介绍:     正方:感情亲疏决定对事物认知 : 钱钟书  韩非子 西楚霸王项羽     反方: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无关 : 范仲淹  唐太宗李世民 作家鲁迅     比赛开始,有请正方一辩。      (只见钱钟书儒雅地起身)     钱仲书:“婚烟生活、世间万物,不过‘围城’罢了——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却要突出来。何也?感情亲疏使然。正所谓‘距离产生美’,感情的疏远往往导致对某种事物的偏好,而一旦亲近了,未必如其所愿。”     (这时,范仲淹摇着手中的纸扇,缓缓站立)     范仲淹:“鄙人在《岳阳楼记》中曾阐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由此观之,对于真正的君子而言,感情的亲疏何以左右其对事物的认知呢?面对光怪陆离的世事,倘能心静如水,何惧感情用事!”     (正方的韩非子早已按捺不住,迅速起身)     韩非子:“非也非也,容老朽讲述个寓言:宋国一富人,他家的墙被淋湿了。他的儿子与邻居说了同一句话,‘不修,恐他人来窃。’结果如何?儿子聪明,有预见性;邻居呢,反被怀疑。我想,不必再做过多的解释了,感情亲疏的影响可见一斑。”     (反方的唐太宗愤然起身)     李世民:“夫成大事者,皆不为感情所动,当初朕‘玄武门之变’,世人皆以为铁石心肠,殊不知朕面对手足相残,兵戎相见,同样心痛不已。然如若朕念及感情的亲近便不忍为之,何以有大唐今日之‘贞观之治’!”     (此时的项羽忍无可忍)     项羽:“好一个‘贞观之治’,想当年,羽力拔山兮气盖世,天下之人,谁不臣服?若不是为了与虞姬缠缠绵绵,若不是对刘邦心慈手软,何至‘四在楚歌’?难道还能说,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无关吗?”     (项羽慷慨陈词,面色激动)     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安能为感情亲疏所控?”     “嘟——”时间到。     (裁判开始紧张地评审)     “下面宣布:双方各有千秋,高下难分。经一致裁定——暂时休战,两千年后复赛。” 好一场旷世之辩,好一个旷世之结!   第3单元:体裁不限 A、作文训练内容:      话题作文写作方法。重点1、了解话题作文的特点。2、掌握话题作文的选材方法。         题目:以“天使”为话题或以“读”为话题作文。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1、什么是话题     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是描述或者议论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由头。话题作文就是“话头”作文。话题诈文,就是顺着这个由头──话头说事论理,抒情言志。 话题作文的特色是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一是文题范围较广泛,可入题的内容比较丰富。如吟菊花的话题,则梦菊、忆菊、供菊、画菊一律可写。如2000年的高考作义“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只要你围绕“可以丰富多彩”、“应该丰富多彩”来写,就都合符题意。二是文体不限,可以灵活多样。所以说,话题作文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水平的广阔天地,极大地解放了同学们的写作思路和空间。     2、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不同于传统的材料作文。虽然大多数话题作文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的材料与材料作文的材料作用不同。材料作文的材料是文章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提供的一般是中心意见,而这个中心意见往往是同学们的写作根本。而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命题人所出的话头,是引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同学们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同学们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是举一反之三的“┄”。请注意在作文中区别。     3、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 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不是同一概念,但二者有交叉的地方。有些命题本身可以是话题,比如“我的苦恼”“尝试”“历史告诉我”等。而有些命必题就不能仅仅把它看作话题,因为它已经给作文提供观点或主张,也就是说,它已经给出了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如“金钱并非万能”、“一次愉快的经历”等。所以说,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最大区別在于:前者没有规定作文的中心思想,而后者却常常已经规定了作文的中心思想。      4、话题作文的选材方法:     ①亲身经历、体会到的人、事和事理。就是直接材料。     ②课本上的事例和事理。就是间接材料。     ③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有些是直接材抖,有些是间接材料。     ④从传媒上得到的材料,如报纸、广播、电视等,都是间接材料。     ⑤同学之询的交谈和他们的作文,有不少是值得借鉴的材料。前者是直接材料,后者是间接材料。     ⑥试卷中的材料往往也会成为你的写作触发点。这是间接材料,但有可能引出你的直接材料。   C、吴老师给你点拨思路:     以“读”为例:     1 、突破“读书”的思维局限,读古、读今、读天、读地、读人、读山……世间万事万物都能读,都在话题之内。读就是看,就是思考,就是体味。     2、写一篇读后感可能是熟练的操作,写一篇“读人”的文章可能独具匠心。写什么应看自己的材料占有以及驾驭的能力而定,最终以写出新意和深度为佳。     3、眼前就有很多值得“读”的对象,比如“读母亲”,对云,对星星;央视每年都有风云人物公布,那是值得特读大读的材料,关键要写出你“读”出了什么。                          例文1:专心做着几何题的老人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琢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一个小男孩好奇地站在一旁看着他。     雕像逐渐成型,头部、肩膀、手臂、身躯,接着头发、眼睛、鼻子、嘴巴……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出现在面前。     小男孩万分惊讶地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她藏在里面的呢?”     雕刻家哈哈大笑,他告诉孩子:“石头里本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我用刻刀把我心中的天使搬到这里来了。”     请以“雕琢心中的天使”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所述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一个老人在自己家中的地上,用石头刻画出一个个几何图案。     邻居家的一个少年慌乱地撞了进来,望见正沉醉在数学世界中的老人,犹豫了一下,还是叫出声来:“老爷爷!敌人已经打到城下了,我们的军队已经抵挡不住了,你还是快点走吧”老人慈爱地望着少年,说道:“我不会有事的,你还是先走吧。”少年愣住了,老人缓慢而坚定地朝他挥了挥手,又埋头演算起来。     少年探头到门外,街道空荡荡的,全城的百姓几乎都走光了,只能听见乌鸦的叫喊和城门外隐约传来的战斗的声响,少年只得回过头来轻声说道:“老爷爷,您保重。”然后轻轻地掩上门,离开了。     老人依然在认真地演算着,他用石块刻画出整齐的几何图案,书写出工整的式子定理。他认真得好像正在雕琢着一件惊世的工艺品。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脸上的表情不断地变幻着。他似乎已完全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而其他的一切抛诸脑后。     门外,零星的打斗声也已经消失,只剩下乌鸦不合时宜的聒噪,这座曾经繁华的城池似乎变成了一座死城,而他,似乎是这座城里唯一的一个人了。     他依然在演算着,不过,他的眉头已经渐渐地舒展开来了,他停下来思考的时间逐渐减少,他书写的时间则越来越多。无尽的灵感正在他的脑中不断地喷涌出来,幻化成各种组合。     门外,许多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接着又不断传来门被踹开的声音,这些声音预示着这个城池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浩劫。      老人依旧在书写着,他似乎已无需经过思考。他平生的智慧与学识已完全凝聚在他正在书写的证明之中。他这时高兴得就像一个小孩,因为他知道,他手上这件完美的艺术品即将完工了。     这时,门突然被踹开了,一个拿着长剑、一身盔甲的士兵闯进屋里,他恶狠狠地问道:  “你在干什么?”     老人没有回答,他在做着最后一步工作,小心翼翼,一丝不苟,仿佛他正在雕琢着一个心中完美的天使。      终于,老人写完了最后一条式子,与此同时,士兵的长剑劈头砍下。      老人是笑着离开人世的。他已经没有遗憾。他心中的天使,将永远地活下去。     老人是谁?——阿基米德。                                      例文2:懂     你                                 ——给丛飞大哥的信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了解,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丛飞大哥:     你还好吗?天堂里的生活过得习惯吗?你还像在咱们这里一样不停地忙碌着吗?你的所作所为,那里的人能理解吗?你这个人,你这本书,那里的人都能读懂吗?     在咱们这里,有人读不懂你。因为一个要为家庭负责任的男人,为了贫困的孩子,竟然几乎放弃了自己的家庭,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儿子、丈夫和父亲。你不停地歌唱,目的竟然是为了帮别人的孩子们募捐学费!你不顾五尺男子汉的颜面,竟然低声下气地亲口向别人借贷10多万元,为的也是别人的孩子!你的家小得可怜,廉价的防盗门上的铁皮已经破出半尺多长的大洞,门锁彻底失灵,每天只能虚掩着,衣柜里的衣物,都是些三五十元钱的便宜货,每年交给妻子的钱根本不够养家糊口,可是,十年来你竟然捐出了300多万,救助了178名孩子!     在咱们这里,有人读不懂你。因为你曾抱病为东南亚海啸灾区连续参加6场赈灾演出,累得大口吐血并昏迷了许久,结果竟把用于治病的1万元捐献了出去!作为病魔缠身的绝症病人,你躺在病榻上,已无法再用自己的口唱出嘹亮的歌声,以实现孩子们上学的梦想,为此你竟感到惭愧!你每年无偿捐出几十万元,但昏迷住院3天才花了1800多元,你就心疼得不得了,竟强迫家人办理出院手续!当病情再度恶化,已预知自己的生命将走到尽头时,你决定放弃治疗,你说,政府的钱也是钱,花了也是会心疼的。就在生命将尽的前几天,你又做出了感动中国的事情,决定把眼角膜捐给有需要的人!     有人无论如何也读不懂你,说你是天下第一大傻瓜!     可是我要说,丛飞大哥,我能读懂你,深圳人民能读懂你,亿万个中国人能读懂你!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人性自私”论调的虚伪和荒谬,你给人生的“荣与辱”做了最好的注脚。你是新时代荣辱观践行者的楷模!你的一生告诉我们,知荣知耻不用表白什么,只要把“人之初,性本善”发扬光大,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献出能够做到的爱心。而这种荣辱观比任何的说教更令人感动,更令人佩服,更令人深思。你用自己的爱心,唤醒了人们尚未泯灭的良知,使人们又重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你用真情敲开了人们长期以来紧闭的心扉,让人们明白了:爱,原来可以如此伟大!你曾经是孤独的,但你用你的坚持和真诚,终于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理解和尊敬。你不是傻子,你是一个英雄,真正的社会主义道德英雄!     有人说。生命是一个玻璃杯。丛飞大哥,你的玻璃杯碎了,但它并不绝望,因不它溅起一地的璀璨!     丛飞大哥,我们读你,懂你,永远记着你!                                                                                  一个读懂了你的中学生                                                                                                  2006年6月7日                              例文3:给“从谏如流”上把锁                  选自吴尚村选编《最值得借鉴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100篇》       原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语)     2、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3、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     4、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个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从谏如流”常被用来形容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古语云:“古之贤君,其从谏也,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由此可见,古人对此是非常推崇的。波兰的谚语也说: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至此,我们是否可以下个结论:从谏如流,多多益善,听从一切的谏议?否也,我认为。因为塞纳克说:“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但丁也斩钉截铁地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既然这么多的古训、名人的说法都莫衷一是,所以我认为:最好给“从谏如流”上把锁。这不仅符合唯物主义辩证地看问题的理论,同时,业已被许许多多的事实所证明。     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苦市,赢得诸候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但另一方面,“从谏如流”并不等同于“亦步亦趋”。而应有所取舍,去粗存精,舍害存益,否则,必将适得其反,未受其益,先受其害。孟尝君有好士之名,府下食客三千,可谓极矣,可王安石却给他一个“鸡鸣狗盗之雄”的称号,何也?就是因为他不加取舍,逢言便听,以致自己没有了主见。“邯郸学步”的寓言虽与从谏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可它却昭示着一个道理:外来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好,虽然抱着一个美好的愿望,也只能收获一个痛苦的果实。      因此,我们既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别人,不一味地“闭门造车”,也不傻乎乎地云人亦云,而解决此矛盾最好办法莫过于一把锁:当需要的时候,这把锁要自动打开,敞开“从谏”的大门;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呢,它又应该及时地锁上,把外来的干扰拒之门外。 面对纷繁的大千世界,我们应有一定的鉴别力,而那思想上的独立和兼容,才是我们作为人的根本基石。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我们应该骄傲,我们是最高级的,但我们应随时警惕走向极端——相信一切和怀疑一切。相反,我们应学会于相信中存怀疑,于怀疑中寻找信任。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那把锁。      鉴于此,不妨修正一下但丁的名句来表达我内心的想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来纠正我们的错误!   第4单元:写札记 A、作文训练内容:     练习写札记。     题目:阅读下面这则材料,写一篇札记,题目自拟。     说明:因为这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思路,所以,札记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立论。     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了?”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父又问。“满了。”徒弟十分自信。师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中,沙子一点没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徒弟面有愧色。师父又抓来一把石灰,轻轻洒下,还是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再问。“满了。”徒弟似有所悟。师父又倒了一盅水下去,仍然滴水不溢。“满了吗?”师父笑问。徒弟无言以对。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什么是札记     札记,是一种关于读书或记事的随感文字,自由灵活的散文样式之一。古代小木片为札,把随感文字书写在上面,就是札记,盛行于清代。札记的写法十分灵活自由,可以议论,可以叙事,可以描写和抒情。它可以就书中的某一点或所见所闻的某一方面夹叙夹议,而不心顾及其整体。其形式不拘一格,篇幅可长可短。从札记的内容和性质上划分,有学习札记、工作札记、思想札记、文艺札记、教育札记等。                           例文:为这样的老师叫好                                (内蒙古:康晓磊)     读罢这段文字,不禁要为这位教导有方的老师叫一声好。因为他教导徒弟的方法实在是高人一筹:不是毫无遮拦、直截了当地斥责徒弟急功近利,浮躁不踏实;更不是火冒三丈,大骂其弟子不知天高地厚冒犯师尊。这位师父高就高在用无声的语言,巧譬妙喻,向学生揭示了一个求学的真谛──学无止境。这岂不比一开始就大谈“学海无涯”要高明得多吗?     这又使我想起了“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本以为唱歌的技艺已不逊于师父秦青,故再三要求归家。岂料秦青为他送行的一曲高歌竟达到了“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境界,结果是薛谭再次拜倒在秦青门下,潜心学艺,而且“终生不敢言归”。     稍作比较便不难看出,两位老师育人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只言片语,另一个更是未吐一言,但却如出一辙,结果也同样奏效。     然而,并非所有为人师者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小学课本中《第三只小板凳》的故事已为大家熟知,对小爱因斯坦那位不负责任冷言讥讽的老师,我就实在不敢恭维。难得小爱恩斯坦在其“再也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的挖苦之下还能够树立自信心,若是换了旁人,恐怕就要被贻误终生了。     九九归一,还是谈教育要讲求方式方法,刻板的教条和谆谆的诱导收到的效果必然大相径庭。我以为评定一位老师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如何“传道”,怎样“授业”和用什么方法为学生“解惑”。耐心的诱导要比吆三喝四的训斥来得轻松,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反之,若是一味地搬出那些生硬古板的条条框框,甚至动用“家法”特权,别说育人,恐怕连老师自己的威信也难以树立了。     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我想,如果中国有更多的教师能够真正掌握这门学问,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那么中国的教育就该再上一个台阶了。     第5单元:写随笔 A、作文训练内容:     练习写随笔。     题目:请以《门》为题目,写一篇短篇随笔。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什么是随笔     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篇幅短小,表观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随笔也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代随笔属于笔记文学,产于魏晋,宋以后凡杂记见闻,多用此名。随笔的题材多以个人经历、身边琐事为主,有感而发,以小见大。在写法上,随笔多借事抒情,夹叙夹议,短小活泼、庄谐兼备。在艺术效果上,随笔意味隽永,自然淡远,不论是记事还是抒怀,都毫无造作雕琢之气,在平淡质朴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和艺术的美感。     现代随笔多是用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确有所感所得,提笔随手而出。     随笔按题材内容可分为文艺随笔、思想随笔、国际随笔、市场随笔等。最常见的是文艺随笔和思想随笔。常见的现代随笔有三类:记叙性随笔,议论性随笔和说明性随笔。无论哪种随笔,都并非只限于一种表达方式,而是多种方式的兼用。     如果说札记可以简言之为“读书心得”,那么随笔就可以简言之为“生活心得”。我们的感触和体会,一部分来自读书,更多的来自于实际生活,将生活中的感受体会随手写出,就是生活随笔。                                                 例文:望绿一棵树                                    (云南:胡翔)       窗外那棵悬铃木树是被我一点一点地望绿的。     春天刚来的时候,树枝上只绽了几粒米样的芽苞,宛如一个个顿号;后来萌发些芽,就成了逗号;现在树叶已有幼童的手掌大了,天气也渐渐地暖和起来,寒冬终于被这棵悬铃木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我越凝望那棵树便越觉得它有些意思。冬天的时候,尽管光秃秃的没有一片叶子,但常有麻雀在上面跳来跳去;即使没有嬉闹的麻雀,那棵悬铃木也用树枝作笔,在大地上一遍又一遍地临摹太阳的影子。总之,它从来没有虚度时光,既不在寒风中忧郁,也不在春风里陶醉,它只把自己的心事绽成一枝苞,一粒芽,一片叶,一团绿。     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用宁静而欣喜的目光,望青一棵草,望碧一河水,望红一朵花,望白一片云……     马斯洛曾说,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锤子,你往往会把一切事物都看成钉子。若将这句话反其意而用之,我们就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能把一棵树望绿,那么,即使再平淡无奇的事物也会被你挖掘出新意。鉴于此,我们就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在寂寞的时候想到快乐,在消沉的候想到崛起,在失意的时候想到勇气……就像那株悬铃木,在寒冷的冬季想到早春的翠绿。     第6单元:写简析 A、作文训练内容:     练习写简析。     题目:根据自己的爱好,精读一篇文章,写一篇简析,简单地评论、赏析这篇文章。   B、吴老师告诉你写作要点:     什么是简析     简析就是对文章进行简单的评论分析。简析一般包括两大内容:1、所评析的文章优缺点在哪里,为什么。2、自己的感想(对文章内容或由内容的某一点引发的对生活的思考和议论)。   (例文略) >>《高二上学期 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deyou8.com网]www.deyou8.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高二上学期 同步作文辅导及例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