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政治教学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北大、清华状元谈政治学习经验

北大、清华状元谈政治学习经验

    11-14 22:53:34    浏览次数: 398次    栏目:高中政治学习方法

标签:高中政治学习方法大全,http://www.deyou8.com 北大、清华状元谈政治学习经验,
  
  4、养成看报、看新闻的良好习惯
  
  我们都知道,每天的日报和新闻的播放都时刻涉及到政治课题,这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通过阅读报纸和看新闻的途径,为我们学好政治这门科目提供了一个便利条件,从中不仅能了解到国家的诸多大事,更能使自己清楚地了解到国际上的一些重大问题,除此以外,通过这种途径,时间长了,不仅能使自己从中领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而且能增强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度。
  
  最后就是希望大家在复习的同时,做到有目的性,更有针对性,抓住框架中的重点,做到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复习计划。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和轻松的心情,去迎接就要来到的高考。
  
www.deyou8.com
  对政治,要注意把相同中心的理论归在一起。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定义,为什么它是基本制度,其优越性以及和西方议会制的区别,就可以归在人大制度这一板块中。答题时仔细审题,找准题目的考点,把以此为中心的理论答上去就可以了。此外,答题要注意多层次、多角度,除了下面说理,还可以从反面论证,例如“我们要反对”或者“不坚持,就会造成危害”等,这样的语句是有分量的。另外,有概念的先写定义,有哲学原理的先摆原理,结合材料的还应联系材料内容论述几句。由于政治和现实联系紧密,还应注意当前热点问题,课本对这些问题涉及不到的,要从课外书中找相关内容以补课本不足。因为政治是不回避热点的。
  
  高考政治的一大特点是与时事紧密相连,因此复习时一定要结合当年的重大时事进行:如全国人大的召开,党的代表大会的召开,先进群体、个人的涌现,外交关系的变化等,都应以政治、经济、哲学各个角度进行考虑。但首先应弄清基本理论,利用基本理论去解释各种社会现象。高考政治最后两题一般是给材料的论述题,要做好这两道题,平时就应多接触些材料,并做一些练习以增强概括总结能力。
  
  政治这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灵活和对现实热点问题的分析、理解、把握程度。课本上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一定要在理解的前提下熟记。同时要时刻留心国内外的重大热点问题,多进行这方面材料和题目的搜集,尤其每次模拟考中的综合题,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整理。答题时要有逻辑性,要熟练运用各种政治术语。
  
  政治和历史,据我的看法,它们的重要性是随着高考的临近呈正比例猛增的。这两门课是我的强项,寻它们的学习,我倒是颇有心得。
  
  学习政治、历史,须得打好基本功。而所谓基本功,不外乎一个“背”字。这正可用得着卖油翁的那句名言,“我亦无他,惟乎熟耳”,“背”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背得细。细到正体字,斜体字,注解,地图图解,画像,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今日之这高考,涉及范围之广大,委实让你不可有一处照顾不到。
  
  其二背得熟。我的政治、历史教科书,来来回回从头到尾总翻了六七遍,上面有大大小小方方圆圆各种各样的记号。更有甚者,我的不少同学准备了好几套教材,一套放在家里,一套放在学校,一套撕碎了做成小条,时时背,处处背,其情其景,堪称悲壮。
  
  其三背得巧。我在背书的时候,发明了不下数种的背书技巧,比如举一反三法,横比纵比法,在笔记本上列了十七个小专题,将同类的时间、地点、事件进行归纳总结。比如“中国古代发明早于西方多少年归类表”等等。这种记忆方法,通过比较使大脑运动更加积极,并容易避免混淆,不妨买来看看。但我以为,模仿别人的方法总有牵强生硬之感,而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创则更原汁原味,收放自如;你,我,都有这种智慧。
  
  打好基本功,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几年前做到这一步,应该说打个90多分,以百分制可说没问题了,而现在却只能说有了60%的把握,也就是说,能凑合及格了。接下来的问题是应用,这可是考查你的综合能力的大学问。最近有种很流行的说法,叫做文科高考理科休,主要就是指历史、政治两科而言。在选择题里,单选之外又加了多选和不定项选,从概率论上讲实实在在的降低了把题做对的可能性,而且命题方式不局限于书本,花样翻新,险招迭出,惹得从老师到学生叫苦连天。分析论述题主要采用了:“小切口,深挖掘和大视角”,高度概括两种题型,不仅考查记忆能力,而且考查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归纳概括各种能力,说它们有“理科化”的倾向,实不为过。
  
  面对这种状况,就涉及到一个学科间的互通性和对待这两门课程的态度问题。
  
  当高考命题在记忆力考查的基础上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对任何一门功课的成功应试都不是这门课程本身所能解决的问题了。充其量,对这些专门功课的教授只能为你提供一些知识性的东西,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得益于每一门科学又反过来被应用到每一门课程的应试中去,这与当今大学里极其流行的做学问必须“内外畅通,打通各门科学之间的关节”的论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比如,你在解答一道历史题时所运用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许正得益于数学课上一道证明题对你的训练。而且近年来语文、英语的阅读理解题中涉及自然科学的题目明显增多,这也正可使我们重新反省一下基础教育中分科制的利弊。
  
  另一方面,政治、历史两科一向以副科的地位倍受学生的轻视,这与它们在社会科学中实际的地是位是极不相称的。高中的所谓历史、政治,实则包括了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社会经济学等学科的一些最基础浅显的东西。在大学的学习、研究和未来的社会实践中,高考六个科目之间的主从地位与高中生的旧有观念相比将发生明显的位置对调,即我们将运用语言、数学等工具科学,去解决极为现实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从而也就是历史问题。在高中阶段,通过这两门课程的学习,在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的同时,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政治学、经注学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这是我们学习人文学科的同学进一步前进的基础,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所以,同学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重新调整对这两门课程的态度。
  
  关于此二者的具体学习方法,我建议大家多看一些编得较好的习题集和有关分析解题思路的复习资料,对于打开我们的思路也许有一定帮助。这里我可以推荐两本:其一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号称“历史教学王牌杂志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书名及出版社名都记得不是很确切,仅是提供线索,以备查考)”。如有漏,望请见谅,其二是政治题解类的一本〈〈试题研究〉〉。前者题目和思路都很新颖,颇富启发性;而后者则将政治课本中的知识点与一年的国际国内大事联系起来,很符合高考命题中“学为所用”的思路,极具权威性。
  
www.deyou8.com
  政治学科一直是我的强项,在高考中我的政治取得了131的高分,为我考取北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的重点和难点是时事政治,我所指的时事政治不仅是选择题中的四五道时事再现题,更重要的是指政治试卷中热点时事问答题,即要求我们运用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重大时事进行分析,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最终得出结论的题目,。这一类题目的难度相对较大,分值也相对高,因此我们要给予相应的重视。我们不能也不必去阅读大量的书刊杂志中对时事的评述性文章,因为观点过杂会影响我们的思路。我们应选取一两份权威性的时事述评刊物,定期进行阅读摘抄。同时要接受老师的指导,因为每天发生的时事太多太杂,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从中选取的重点会让我们节省很多宝贵时间。我的做法是定期把自己所做的时政大事热点总结同老师的进行对比,从中检验自己对时事热点的敏感度和方向性是否正确,再重点分析老师的选取标准和目标取向。然后在做政治大题的练习时,注意把时事热点同基本原理结合,寻找契合点努力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不是空谈理论或摆事实,重要的是把权威人士的时事述评中经典的语句和政治术语,特别是其有突破性的独到见解和一些有创造性的个人见解,同时要兼顾到对一个题目多角度辩证分析,要做到全面而客观。如果你信任我的话,你可以试着去做一下,你会发现这种方法的确是事半功倍的捷径,这就是我在此次考试中名列前茅的一个法宝。
  
  政治的复习,首先要注意理出一条贯穿全章以至全书的中心线索,然后顺着这条线索,按照章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进行系统有序的复习;其次要注意把书本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将书上所学的内容变成现实中的活的东西。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北大、清华状元谈政治学习经验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