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中同步辅导高一同步辅导徐志摩诗歌欣赏

徐志摩诗歌欣赏

    11-14 22:52:30    浏览次数: 616次    栏目:高一同步辅导

标签:高一同步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徐志摩诗歌欣赏,
方式的思考,对生存本真意义的追索:“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 
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面对生命的艰难,作为主体的人并没有畏惧、退缩, 
尽管“思潮”残破了、“音调”残破了、“笔尖”枯秃了,但生命仍要表达。在这里, 
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表达本身,选择了表达这一行动足以昭示生存的顽强、生命



www.deyou8.com
 
的韧性。至此在第一节里环境与人的矛盾得到了第一次较量和展示。 
    为了突出夜的否定性品质,作者在第二节则把笔触由对屋外的光亮、声音的描写转 
移到室内的气温上,在第三节则由实在的环境构成硬件转移到树影等较空灵的氛围因素 
上。诗人把这些环境因素诗化,把它们涂染上社会意义,并在社会意义这一层面上组织 
成统一的诗境。 
    前三节偏重于正面描写或揭露夜的否定性构成,第四节则写它们形成一致的力量摧 
毁了美丽:“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 
也不是露水……”。“白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理想等等一切人所追求的、高 
于现实的事物。白色的莲花,在晨风中袅娜地盛开,亭亭玉立,并且散发着幽微的清香, 
她美丽却不免脆弱,唯其美丽才更加脆弱,她需要露水的滋润,她需要阳光的抚慰。可 
是,“我却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无法保护她、实现她,结果她只有死亡。 
美好东西的毁灭是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就象大自然失去 
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要想生存,或者说只要存在着,人就如生 
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 
自然也是残破的。残破的人生是由残破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正是用个人的残破批判残破 
的社会。 
    作者选择“夜”作为抒情总起点,但是并没有沦于模式化的比附,因为全诗用各种 
夜的具体意象充实了夜这个意境之核心,使全诗形成了整体性的意境。值得注意的是作 
者选择夜的意象,不仅出于审美的安排,还体现了一种深层的文化无意识,即宿命论。 
夜的展开必然以黑暗为基调,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生存的空间,却无法逃离时间, 
时间宿命地把人限制在白天和夜晚的单调的交替循环中,逃离时间即等于否定生命。作 
者用人与时间的关系注释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这种认识或安排表现了诗人对个体无 
可选择的悲哀、对社会的绝望。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    
  ①写于1928



www.deyou8.com
年,初载同年 
    3月10日《新月》月刊 
    第一卷第1号,署名志摩。 
  ************************** 
     诗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道诗,可以说是徐志摩的“标签”之作。诗作 
问世后,文坛上只要听到这一声诵号,便知是公子驾到了。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 
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梦”态。熟悉徐志摩家庭悲剧的人, 
或许可以从中捕捉到一些关于这段罗曼史的影子。但它始终也是模糊的,被一股不知道 
往哪个方向吹的劲风冲淡了,以至于欣赏者也同吟唱者一样,最终被这一股强大的旋律 
感染得醺醺然,陶陶然了。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全诗的意境在一开始便已经写尽,而诗人却铺衍了六个小节,却依然闹得读者一头 
雾水。诗人到底想说些什么呢?有一千个评论家,便有一千个徐志摩。但也许该说的已 
说,不明白却仍旧不明白。不过我认为徐氏的一段话,倒颇可作为这首诗的脚注。现抄 
录如下: 
    “要从恶浊的底里解放圣洁的泉源,要从时代的破烂里规复人生的尊严——这是我 
们的志愿。成见不是我们的,我们先不问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功利也不是我们的,我 
们不计较稻穗的饱满是在那一天。……生命从它的核心里供给我们信仰,供给我们忍耐 
与勇敢。为此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生命是一 
切理想的根源,它那无限而有规律的创造性给我们在心灵的活动上一个强大的灵感。它 
不仅暗示我们,逼迫我们,永远望创造的、生命的方向上走,它并且启示我们的想象。…… 
我们最高的努力目标是与生命本体相绵延的,是超越死线的,是与天外的群星相感召的。……” 
(《“新月”的态度》) 
    这里说的既是“新月”的态度,也是徐志摩最高的诗歌理想,那就是:回到生命本 
体中去!其实早在回国之初,徐志摩就多次提出过这种“回复天性”的主张(《落叶》、 
《话》、《青年运动》等)。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怕惧、猜忌、计算、 
懊恨所苦闷、蓄精励志,为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人们张扬生命中的善,压 
抑生命中的恶,以达到人格完美的境界。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 
宇宙的真理。这是怎样的一个梦啊!它决不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这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虽然到头来总不负黯然神 
伤,“在梦的悲哀里心碎。”从这一点上,我们倒可以推衍出《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 
方向吹》的一层积极的意义。 
    由于这首诗,许多人把“新月”诗人徐志摩认作了“风月”诗人。然而,当我们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