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375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诗歌形象鉴赏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学目的: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教学重点: 
1.找出诗词写了什么形象;2.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
诗歌最具抒情性和形象性。抒情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总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而诗的形象塑造与意境的开拓紧密关联,通过描绘形象创造意境,去反映生活,感染读者。 
诗歌鉴赏中,我们还经常提到另一个名词术语——意境,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 “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思想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 
诗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
(一)景物形象: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景物形象包括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1、景象: 
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典型例题1: 谒金门(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析】“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写了环境中的春天景色;而且用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静的内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来。春风搅动了池水,也搅乱了思妇的内心。光阴的流逝,季节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来到她身旁。春风乍起,春色迷人,这一切怎能叫她无动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绪呢! 
 2、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典型例题3: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模    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步骤: 
1、概说整个画面,这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或这写了什么样的景
2、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典型例题1: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典型例题2: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分析解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诗歌中常见意象及意义 
意境与意象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 
意象就是象(诗歌中人、景、物)与意(作家情思)的组合。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耐人寻味、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图景。如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意象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 
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其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了这首诗的意境。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傲”、“寂寞”、“孤芳自赏”、“高洁”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熟悉这些经典意象对于我们理解鉴赏诗歌意义重大。
月亮:思乡怀人  烘托情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菊花:傲霜坚强  隐逸高洁  清高脱俗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高尚、纯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借菊寄寓诗人精神人格品质
梅花:不畏严寒  冰清玉洁  孤傲清高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陈亮《梅花》严寒中最先开放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的品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纯净洁白,因风布远,香色俱佳)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清高守节,决不附应流俗)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备受摧残的遭遇,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松柏:傲霜斗雪  孤直耐寒  坚贞不渝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