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与指导策略,
作者:上海市控江中学朱勤楚
学习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它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一个幼小无知的无法独立生存的婴儿,要成长为一个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除了自身的成长发展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人在一生中处处都离不开学习。
在学习活动中,语文学习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相伴始终,从不间断,并且占用了最多的学习时间。然而,长时间的语文学习并未能够取得相应的回报,学生的语文学习品质和语文学习习惯在很大的程度上不如人意,语文素质日渐滑坡,这一投入与产出严重相悻的现象,给语文教育工作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同时也拨引起了语文教学界同人的高度重视。
笔者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同样也不能无动于衷,谨提出务必重视“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与指导策略”之陋见,以就正于方家与语文教学界的同人。
一、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
为了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更为了能够切中肯地确定语文学习的指导策略,必须对什么是语文学习,语文学习的目标和要求是什么,怎样进行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怎样才能尽快地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怎样才能获得好的语文学习成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出比较确切的回答。要言之,就是须对“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这一初始命题重新加以梳理和认识。
(一)语文学习的目标
语文学习是学生在校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说,要学好语文,首先就必须明确语文学习的意义,以调动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语文学习对于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其意义主要在于:
1、掌握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首先,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其次,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自从有人类社会以来,语言便成了人们社会交际的主要工具。语言在社会交际方面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主个方面:第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第二,发出信号,组织生产和生活;第三,语言能明确和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交际方面的这些功能是其他任何手段或工具都无法取代的、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密切,语言在交际方面的功能将显得日益重要。
2、规范语言、净化语言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规范性,以避免交际障碍,提高交际效果。语言的不规范和污染,给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而规范的、净化的语言则有助于思想和信息的准确传递,有助于思维的条理化,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要解决语言的规范和净化问题,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学习语文。
3、为学好其他各门课程打好基础
语文课在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中属于基础工具课。各门课程的知识内容都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课堂上老师要用语言来讲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要用语言文字来表述,离开语言文字这一载体,各科的知识都将化为乌有。因此,对于热爱理科的学生来说,也必须重视打好语文基础,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理科的学习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4、丰富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语文学习首先是通过文章来学习语言,在这些文章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不但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而且大大开阔了视野;其次,在读文章和写文章的过程中,会有力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再次,阅读课文时,对课文内容的直接感知,老师的激发和启迪,对问题的争辩和讨论,作文中的创新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最后,课文中有许多占今中外的名著名篇,这些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但可以丰富人的知识,而且还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熏染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他们树起榜样和楷模,指出努力方向和行为规范,帮助他们认清是非界限、美丑标准;达到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净化灵魂的目的。
鉴于语文学习对于学生具有上述的诸多意义,因此我们必须从工具性、思想性和综合性三个维度上来确定语文学习的目标:知是非,知美丑:会思维,会交际;善理解 ,善表达;有修养,有情操。
(二)语文学习的要求
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的目标,因此,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落实如下的要求:
1、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侧重于语文能力的培养。
2、语文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下功夫学。
3、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紧密结合。打下广博的知识基础。
4、注重整体,探究意蕴。
语文学习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为了达到上述的要求,在学习语文时必须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一条科学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二、语文学习的策略指导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语文学习的基本目标,尽可能落实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笔者认为,学生适当地运用学习策略,将能根据特定的学习情境从而在自己“知识库”中的学习方法系统中选择出最为合适的学习方法,以便学习方法提高到一般策略性学习的新水平。
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策略的特殊性。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策略的指导方面作过如下的尝试:
(一)指向记忆一一选择注意策略
记忆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语文知识需要记忆,课文内容需要记忆,名句名篇需要记忆,文学常识也需要记忆,总之,需要记忆的语文学科内容是大量的,然而学生最为厌烦的学习就是记忆。出于无奈的应付之举,就是“死记硬背”,这既苦了学生,又收效甚微。
为此,笔者向学生介绍了“选择注意”的学习策略。注意是记忆的前提,没有注意而能获得记忆是不堪设想的。而语文学习的记忆指向并非完全相同,因此必须加以有意识的“选择”。这里的“选择”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选择注意的对象,二是选择注意的方式。根据不同的记忆要求,以下几种记忆方法的效果较好。
1、口诀记忆法
指通过把需要记忆的材料,编成口诀来加强记忆的一种记忆方法。它包括罗列口诀记忆法和特征口诀记忆法这两种常见类型。罗列口诀记忆法是将记忆 对象逐个排列编成口诀的一种记忆方法。
例如:《现代汉语修辞歌》:
比喻、借代、比拟,
夸张、双关、反语,
设问、反间、反复,
对照、对偶、排比。
而特征口诀记忆法是一种根据记忆对象的特征编口诀,以提高记忆效果的记忆方法。
口诀记忆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它可以缩小记忆对象的绝对数量,加大信息浓度,增加趣味性;第二,它大大减轻了大脑负担,不但有助于加强记忆,而且还能避免遗漏;第三,因为口诀字句整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所以便于记忆。
2、比喻记忆法
比喻记忆法是运用修辞中的比喻词格对学习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形象化、具体化,从而通过记忆效率的方法。
比喻与记忆密切相关,那些新巧贴切的比喻容易纳入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常常使被描述的材料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比喻有助于记忆,因为它可以变未知为已知。例如盂繁兴在《地震与地震考古》中讲到地球内部结构时曾以“鸡蛋”作比喻,这样,把那些人尚未了解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人们便容易理解和掌握。
(2)比喻有助于记忆,因为它可以变平淡为生动。例如《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中,作者一连串用了好几个比喻,来描写“镇关西”被打得头破血流的情景,说他身上像是“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这些新奇的比喻,使人耳目一新,记忆深刻。
(3)。比喻有助于记忆,因为它可以变深奥为浅显。毛泽东同志曾连用了几个生动的比喻,把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的形势形象生动地勾画出来,这些比喻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那些深奥难懂的道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4)比喻有助于记忆,因为它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例如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