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4:掐脸后的惩罚
2000年4月13日,某市路南区某小学教师崔某在学校放学后,义务为其班学生张某补习数学。该生属于习惯性不听讲、不守纪律的学生,经多次提醒劝告不听,并顶撞教师,情急之下,崔老师用手掐了该生的左脸。事后,该生之父大闹学校,并带来当地“焦点透视”节目组的记者进行采访、曝光,大肆渲染。路南区教育局迫于新闻宣传的压力,局长当即拍板:对该教师马上解聘,并赔偿学生损失费3000元,要求该学校有关领导作出严肃的检查,并通报全市各级教师就此事展开讨论,自查反省,引以为戒。
案例15:学校的罚款风
当前,许多学校罚款成风,常常会在一些学校的有关《学生管理制度》中发现有关罚款的规定。如《···中学有关维护校园秩序创建安全文明学校的几项规定》中规定:“······二,有下列行为之一者给予5—100元罚款处理。1、随地吐痰、泼污水、乱倒垃圾、乱扔杂物者。2、在墙壁、黑板、厕所等公共场所胡刻乱画涂改等有伤风雅者。3、抽烟、喝酒、打游戏机者。4、故意损坏桌椅、门窗、玻璃、黑板、仪器等公共财产者。5、随意拉动电源开关者。”还有的规定旷课迟到罚款,甚至明文规定考试不及格的也要罚款。更有甚者,有的学校领导认为这是他们学校的特色,是依法治教下的“依法治校”。
案例16:无言的伤害
这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课《这,就是我》的一个插曲。开始,这节课先由几位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他们把自我介绍和特长展示结合在一起,或弹琴,或唱歌,或说相声,或展示电脑技术,语言流畅,充满自信。老师也把自己当作班级的一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在几位同学介绍完以后,老师让同学们自愿起来用简短的语句介绍自己。又有三位同学起来作了介绍。老师看没有人举手,就叫了一名同学:“李明,你给大家介绍一下。”随后把话筒递了过去。李明拿着话筒,迟疑了一会,说:“我……我嗓子不好。”老师看到李明不愿介绍,就对其他同学说:“我们欢迎李明给大家介绍一下,好不好?”同学们齐声说:“好!”并一起鼓掌。李明一脸不知所措的表情,停了一会,小声而快速地说了一句:“我嗓子不好。”并将话筒递给了老师,随即深深地将头埋进了课本中。老师什么也没有说,又叫了一位同学介绍,之后全班同学合唱《同一首歌》。在这一过程中,李明的头一直没有再抬起。
案例17:老师,我们还是您的学生吗?
一名学生在日记里写道:“语文课上,老师又把那几个好学生提问了一遍,其他的同学连看都不看一眼,更不用说被老师视为‘另类’的我们这几个坏学生了。哎,哪有教师不喜欢好学生的呢?谁让我们学不如人呢?可是我想问问老师,大家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为什么我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为什么您的眼里要有好中坏差,为什么您总是把几个好学生挂在嘴边,我们几个还是您的学生吗,这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案例18:“鉴”的解释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在讲《藤野先生》里的“油光可鉴”的“鉴”字时,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本义是镜子,但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后车之鉴”字的用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及时得到满足。课后,她对基础差的学生,又象医生切脉问诊一样,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兴趣小组,出版《文学园地》,举办文学讲座。正因为于老师了上述努力,所以她教的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案例19:韩寒的偏科
17岁的韩寒是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个怪才。韩寒对写作情有独钟,而且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想象奇特,文笔老辣,所发表的小说《三重门》在行家看来颇有钱钟书先生之遗风,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除了文学,他对其他学科不感兴趣,上课一点都听不进去,结果在期末考试中6门功课不及格,被要求留级。现在韩寒因对学校的教学感到无趣而辍学在家,准备专事写作,有大学要破格录取他,被他拒绝。
>>《典型学生教育个案 教育案例选》这篇教育教学文章来自[www.deyou8.com网]www.deyou8.com 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案例20:“崔永元的两扇窗”
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事情是这样的,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
案例21:这样的“问题学生”
英国科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曾偷偷素杀死了校长家的狗,这在西方国家显然是难以原谅的错误。幸运的是麦克劳德遇到了一位高明的校长,校长的惩罚是要麦克劳德画两张解剖图: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对学生的“惩罚”,是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并最终因他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走上了诺贝尔的领讲台。
案例22:哈佛大学的自豪
哈佛大学350年校庆时,有人问校长,哈佛大学最值得自豪的是什么?校长回答,哈佛最引以为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案例24:不写拼音
上写字课的时候,黑板上的拼音,老师是用彩色粉笔写的,学生的作业交上来了,有个学生的作业本上只有汉字而没有拼音。老师问:“你怎么不写拼音?”学生说:“老师,你也没有写拼音。” 案例25:都是生病惹得祸
金明小时候总是生病,常影响功课,但学习成绩还不错。可是同学们都说他有传染病,老师也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醒他该到医院去彻底检查一下,这样一来,全苯同学都躲着他,在这种气氛中,他形成了严重厌学的情绪,学习成绩也成了班上比较差的。
案例26:外语是什么?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的学生,我觉得很倒霉,我觉得外语把我变“傻”了。老师一天到晚教单词语法,同学们的单词都记了好几个笔记本,从早上六点开始读单词、背单词,到晚上十二点写单词、默单词,手里拿的是“单词星火记忆”,衣袋里更塞满了小纸片。因此,同学见了面就“报单词”,一人说中文,另一人说英文,这真是“纯英语环境”!我不禁赞叹!
但我却不想这么做,因为我在中学做多了,难道我要这么做一辈子吗?这样的人生也太稀奇了吧!因此我抛开了单词,从此不去想“可爱”的它们;甚至我也逃课,因为有些课上得太让人难受了,这些东西我自己通过查字典、找资料完全可以解决的。
我发现——小说使我感兴趣,因为一个个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使我发现了情感的美是如此的伟大与奇妙;散文让我陶醉,里面的每一句话都是智慧的闪烁,这让我饥渴的心灵来点安慰;诗歌也可以指导我寻找的方向,诗歌是美的表达,它指引我寻找生活中的所以的美。
相关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