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第十六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第十六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06-21 16:06:12    浏览次数: 322次    栏目:高三历史教案

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deyou8.com 第十六单元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1月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提出“四大自由”:“在我们力图保持安宁的键后的日子里,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的世界。第一是言论自由和发表意见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奉上帝的自由--遍及世界各地。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可以使每个国家保证其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谅解--遍及世界各地。第四是不虞恐惧的自由--从全世界角度来谈,这就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并使之如此全面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任何国家都不会出于能对别国采取有形侵略行为的地位--遍及世界各地。”(摘自《罗斯福选集》)       材料二  1945年10月9日,在回答英国记者甘贝尔的提问“中共对‘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及解说如何”时,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摘自《中共党史参看资料》)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根据罗斯福强调“不虞匮乏的自由”和“不虞恐惧的自由”的时代背景。(5分)  (2)指出毛泽东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解说的历史背景和意义。(10分)
10、历史课上,同学们围绕对孙中山的历史评价展开了讨论。大家把孙中山的功绩同外国的历史名人作了类比,有人说孙中山好比罗伯斯比尔,也有人说孙中山类似华盛顿,还有人说孙中山就像卢梭。
 
请回答:
   (1)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4分)
   (2)另外两种观点也有可理解之处。请说明理由。(6分)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一《伏尔泰语录》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多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1)归纳概括材料一、二的思想主张。并分析指出各自的历史意义。(6分)    

(2)关于自由问题,材料一、二各有何侧重?(4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6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主张:“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渐进的,在本质上面是改良的”“走向改良进步的道路,坚决反对保守反动的道路,也不愿走向暴力革命的道路”。这一主张得到了多数党派的赞成。
                                   --摘编自《中国现代史资料简编》。
材料二  1947年底到1948年初,中国民主同盟指出:“在民主运动胜利高潮快要到来的现阶段,中国已经分成了两个营垒,一方面是反动的营垒,另一方面是革命的营垒;一方面是民主的人民的营垒,另一方面是独裁的反人民的营垒。不属于这个营垒,就是属于那个营垒。中间的地位是已经不再存在了。”
                                  --摘编自《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了哪些变化。(6分)
(2)说明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发生变化的原因。(9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率史无前
例的增长成为可能。大不列颠首先受到这方面的影响,使其资本从1750年的50,000万镑增
长到1865年的600,000万镑。……一部分人相信,所有的阶级都在大小不等的程度上得益,
其他的人则坚持认为,少数人获得了巨大的财富,而多数人却在遭受无情的剥削,其生活水
平不断下降。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政治家致力于避免革命的发生。1909年,王室调查委
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济贫法,由国家
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财富状况出现了什么变化?(4分)
(2)材料中“一部分人”和“其他的人”分别代表哪个阶级的观点?(2分)
(3)依据材料二概括英王室发表报告的目的。(4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3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进步性体现在那里?(2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3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
  材料二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就形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1)材料一中“罪恶的根源”是指什么?后来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4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臣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祈救上帝开导国王,把他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正像争论上帝能作什么是无神论和渎神一样,作为一个臣民去争论国王能做什么,或者国王不能做这做那,也是僭越和高度的侮辱。
                ——[英国]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材料二 人们参加社会的理由在于保护他们的财产,他们选择一个立法机关并赋予其权力的目的,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以保卫一切社会成员的财产……当立法者的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
                ——[英国]约翰•洛克《政府论》(1688年)
(1)根据材料内容分析以上两则材料思想倾向的不同。(4分)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思想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2)根据史实说明这两种思想在其所处时代的历史影响。(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在道光年间,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日洋楼,彩轿日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