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文章资讯管理文库市场营销营销战略《论语》中蕴含的营销理论

《论语》中蕴含的营销理论

    01-22 17:47:01    浏览次数: 991次    栏目:营销战略

标签:市场营销战略,网络营销战略,市场营销,http://www.deyou8.com 《论语》中蕴含的营销理论,

  《论语》火了。火的原因是CCTV10“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于丹。她对《论语》进行了很好的大众化、通俗化、平民化的解读。于丹让《论语》,这个对普通百姓晦涩难懂的历史冷拼盘,变成了现代人大快朵颐的精神饕餮。《论语》以前像白开水,虽然微言大义、虽然朴素而温暖,但对现代人来讲,还是过于平淡和晦涩,大多只属于专家学者研究的对象。于丹在《论语》这杯白开水里撒了点果汁,又加了一点有助消化的益生菌,顿时这杯白开水成了老少皆宜的畅销饮料,老百姓每人品尝后,都能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都觉得《论语》“有点甜”了。于丹伴随《论语》的火爆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丹,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个营销人。她成功地把《论语》商业化了。从《于丹<论语>心得》《于丹<论语>感悟》销售的火爆就可见一斑。于丹让这个千年圣人——孔夫子走下了神坛,使他的《论语》成为现代人的枕边书。于丹让孔夫子智慧的光芒,穿越千年时空的隧道,照亮现代人的心灵。于丹对《论语》的解读,是中国版的《心灵鸡汤》。说于丹是营销人,是因为她发现了普通大众的心理需求——在物质极大丰富,选择日趋多样化的今天,人们的精神反而越来越空虚,价值混乱,信仰缺失,思想堕落,人们迫切需要精神的救赎,这时于丹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于丹解读的《论语》让人们重新审视了经典,回归了传统,重新找到了精神的坐标系,重新回到了属于中国人的精神“伊甸园”。从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标准的营销过程来看,于丹是个不折不扣的营销人,不同的是她贩卖的是精神和文化。

    《论语》里具有普世价值的思想,对现代营销人有何特别的启示和裨益呢?从于丹解读《论语》的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仁爱之道里,营销人都能有所感悟和收获。笔者认为,对营销人最有价值的是于丹解读《论语》的忠恕之道。

    按《论语》中的原文,是这样描述忠恕之道的。有一次,孔子给学生曾参上课。“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大意是这样:“曾参啊,你知道吗?我做人做事的道理有一个贯彻始终的观念。”曾子心领神会,说“我明白。”孔子走后,其他的学生就问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曾参解释道:“老师这一生,做人做事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忠和恕两个字。”另一个学生子贡也曾请教过老师: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大意是老师能给我一个字让我终生奉行吗?也就是说,我一辈子就记住这个字,按这个字去生活,有吗?老师说,如果有这个字,大概就是“恕”字吧。

    按于丹的的解读,孔子的忠恕之道,简单来说,就是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按宋代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也就是说,尽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就是恕。

    更通俗的讲,忠恕之道的普世价值在于教导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标准,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就叫“忠”。将心比心,自己跟别人做换位思考,这样你就变得宽容了,这就叫“恕”。

    对于现代营销人来讲,孔子的忠恕之道,该如何解读,才对广大营销人更有价值呢?笔者认为,孔子的忠恕之道,就是营销人的两个“中心”: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传播以受众为中心。


    做事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忠”,传播以受众为中心就是“恕”。 


    做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忠”,对营销人来讲,就是不找任何借口,自我加压、自我驱动、尽自己的全力把事情做好。如果要找借口的话,营销人有太多的借口可找:市场不景气、产品不对路、竞争太激烈、广告投入太少、品牌不强势、消费者不认可、经销商素质实力太小、销售团队力量太薄弱等等不一而足。针对这种营销人易犯的毛病,海尔的张瑞敏就曾一针见血的提出“没有淡季的市场,只有淡季的思想”振聋发聩的名言。营销人中也曾流传这样的教育部下的顺口溜: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论语》中一直说的“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表达的意思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何让营销人“不怨天,不尤人”,孔子也给出了解决之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一个人多责备自己,少责备他人,那么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恕”,对营销人来讲,就是一定要心中装有自己的受众-大多情况下是消费者,学会换位思考,才有可能传播有效果,才有可能把营销工作做好。所有营销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搞传播工作的。如何让自己的受众——消费者很好地接收和接纳营销人想传递的信息、思想、观点等,是摆在每个营销人面前的日常课题。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为何广为流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谁都认为这样做对,要时刻提醒自己,但总是做不到,做不好。因为要真正做到,真得很难。对大多数营销人而言,要想做到时时刻刻以消费者为中心,换位思考,真得很难做到。这是所有营销人需要终生修炼的课题。如能达到“言必称消费者,行必想消费者”的本能反应,还需要营销人多年的修炼和修行。孔子,这个千古圣人能否达到这个境界呢?《论语》中说“子绝四”,也就是说孔子把四样毛病在他这个基本杜绝了。哪四样呢?就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毋意”是不主观臆断,“毋必”是不抱有必然的期待,“毋固”是不固执己见,“毋我”是达到一个忘掉自我、浑然无我的最高境界。这个可非常的不容易。所有的营销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毋我”,就是以受众为中心的“恕”。

    笔者从营销角度,对于《论语》的心得与感悟,与于丹比起来,是沧海一粟,微不足道。但藉以此文,让《论语》照进营销,让《论语》照亮营销人!
 

《论语》中蕴含的营销理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