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词语 口号 名人名言 顺口溜 祝福语 短信 教学文档 教学总结 教学反思 考研 自考 企业管理 营销 人力 财务 个人创业 求职指南 厨艺教学 物业 管理文库 谜语

当前位置:得优网文章资讯管理文库财务管理会计管理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1-1)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1-1)

    01-22 17:17:05    浏览次数: 296次    栏目:会计管理

标签: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管理网,管理会计学,http://www.deyou8.com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1-1),

(l)归属于该资产的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产的成本可以可靠地计量。

20.企业应使用合理并有证据的假定来评价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这些假定代表企业的管理部门对资产使用年限内将存在的一系列经济状况的最好估计。

21.企业应依照初始确认时可获得的证据,尤其是外部证据,运用判断来评价归属于资产使用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确定程度。

22.无形资产应以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单独获得

23.如果某项无形资产是单独获得的,那么该无形资产的成本一般可以可靠地计量。购买对价是以现金或其他货币资产的形式支付时,更是如此。

24.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其购买价指(含进口税和不能退还购进税)以及可直接归属于使资产达到预定使用状态的支出。可直接归属支出包括法律服务费等。任何销售折扣和折让均应在计算成本时扣除。

25.如果为无形资产进行的支付超过了正常信用期,那么其成本应是现金价指等价物;其与支付总额之间的差额,除非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 借款费用》中允许选用的处理方法予以资本化,否则应在信用期内确认为利息费用。

26.如果无形资产是以报告企业的权益工具交换获得的,那么该资产的成本应是所发行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它等于该资产的公允价值。

作为企业合并的一部分获得

27.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一企业合并(1998年修订)》的规定,如果无形资产是在企业购买合并中获得的,那么该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购买日相关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

28.为确定企业合并中获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即公允价值)是否可以足够可靠地计量以便单独确认,需要进行判断。活跃的市场中的报价提供了公允价值最可靠的计量(见第67段)。恰当的市场价指一般是现行出价。在无法获得现行出价的情况下,如果交易日和资产公允价值估计日之间的经济情况没有发生重大变化,那么可以最近的类似交易的价格为基础来估计公允价值。

29.如果对应资产不存在活跃的市场,那么其成本应反映购买日企业基于可获得的最好信息,在初悉情况并自愿的双方进行公平交易中,未获得该资产所支付的金额。在确定该金额时,企业应考虑类似资产近期交易的结果。

30.经常进行独特无形资产购买和出售的某些企业已开发出间接估计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技术。这些技术可用于企业购买合并中所获得的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条件是这些技术为了估计本准则中所指的公允价值,并能反映相关无形资产所属行业的现行交易和实务。如果适用,这些技术应包括用反映现行市场交易的因素乘以某些资产获利指标(例如收入、市场份额和营业利润等)进行估计的方法,或对资产引起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估计方法。

31.按本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一企业合并(1998年修订)》中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确认要求:

(1)购买方应对满足第19段和20段中确认条件的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即使该无形资产未在被购买方的财务报告中确认也是如此;

(2)如果作为企业购买合并的一部分获得的无形资产的成本(即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地计量,那么该资产不可确认为单独的无形资产,但应包括在商誉中(见第56段)。

32.除非对企业购买合并中获得的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否则《国际会计准则第22号一企业合并(1998年修订)》要求将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限定为在购买日不致形成。 或增加负商誉的一项金额。

www.deyou8.com的

以政府补助的形式获得

33.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政府补助的形式免费或仅支付名义对价获得无形资产。政府将机场着陆权、经营广播或电视台的特许权、进口许可证或配额或获得其他限制性资源的权利等无形资产移让或分配给企业时,就可能出现以上情况。按《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一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的规定,企业可以选择以公允价值对无形资产和补助进行初始确认。如果企业不选择以公允价值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则可以名义金额(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第20号一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披露允许的其他处理方法》,加上可直接归属于使资产达到预期使用状态所需支出,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

资产交换

34.无形资产可能通过与不同类无形资产或其他资产的交换或部分交换而取得。这些无形资产的成本应以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该公允价值等于所放弃资产的公允价值经过转出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调整后的数额。

35.无形资产可能通过与在同行业中用途相似且公允价值相似的同类资产相交换而取得。无形资产也可能被出售以换取相似资产上的权益。在这两种情况下,因为获利过程尚未完成,因而不应对交易的利得或损失予以确认。换言之,新的资产的成本即为所放弃资产的账面金额。但是收到的资产的公允价值可能表明所放弃的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应就放弃的资产确认减值损失,并将减值后的账面金额归至新资产。

内部产生的商誉

36.内部产生的商誉不应确认为资产。

37.在有些情况下,为创造未来经济利益需发生支出,但这类支出不会产生满足本准则确认条件的无形资产。这类支出经常被认为有助于形成内部产生的商誉。内部产生的商誉不应确认为资产,因为它不是成本可以可靠计量并由企业控制的可辨认资源。

38.任何时点上,企业的市价与其可辨认净资产的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可能反映影响企业价值的一系列因素。但不能认为这种差额代表了企业所控制的无形资产的成本。

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

39.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符合确认资格有时是困难的。通常,企业难于:

(1)确定是否存在以及何时存在将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的可辨认资产;

(2)可靠地确定该资产的成本。在有些情况下,内部产生无形资产的成本不能与维护或提高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或进行日常经营的成本区分开来。

因此,除了要遵循无形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的一般要求外,企业还应将以下第40 55段中的要求和指南应用于所有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

40.为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满足确认条件,企业应将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

(1)研究阶段;

(2)开发阶段

虽然本准则已对术语“研究”和“开发”作了界定,但在本准则中,术语“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具有较广的含义。

41.如果企业不能区分创造无形资产的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那么该企业应将项目支出均视同研究阶段的支出处理。

研究阶段

42.研究(或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不会产生应于确认的无形资产。研究(或内部项目的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43.本准则认为,在项目的研究阶段,企业不能证明存在将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因此,该支出总应在其发生时确认为费用。

44.研究活动的例子有:

(1)以获取新知识为目的的活动;

(2)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

(3)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劳务替代品的研究;

(4)新的或改进过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劳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

开发阶段

45.当且仅当企业可证明以下所有各项时,开发(或内部 项目的开发阶段)产生的无形因产应予确认:

(1)使用或销售,完成该无形资产在技术上可行;

(2)有意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销售它;

(3)有能力使用或销售该无形资产;

(4)该无形资产可以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其中,企业应证明存在无形资产输出的市场(即不只是交易无形资产的市场)或无形资产本身的市场(即单纯的无形资产市场); 如果该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那么应证明该无形资产的有用性;

(5)为完成该无形资产开发,并使用或销售该无形资产,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支持;

(6)对归同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可以可靠地计量。

46.有些情况下,处在项目的开发阶段,企业可确定一项无形资产,并证明该资产将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这是因为项目的开发阶段比研究阶段进了一步。

47.开发活动的例子有:

(1)生产前或使用前的样品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

(2)台新技术的工具、夹具、模具和冲模的设计;

(3)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验室的设计、建造和营运;

(4)新的或改进过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劳务的所选替代品的设计、建造和测试。

48.在证明无形资产如何产生可能未来经济利益时,企业应按《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中的原则来评价将从该资产中获得的未来经济利益。如果该资产仅能与其他资产一起产生经济利益,则企业应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一资产减值》中设立的现金产生单位(译者注:指能产生现金的最小单位)概念。

49.是否有可利用的资源来完成、使用无形资产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可以通过阐明存在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句资源以及企业可获得这些资源的业务计划等来证明。在特定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获取出借人愿意资助该计划的声明来证明外部资金的可利用性。

50.企业的成本计算体系通常可以可靠地计量内部产生在的无形资产的成本,例如获得版权或特许权、或者开发计算机软件时发生的薪金和其他支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