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教学反思生物教学反思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

    11-14 22:54:44    浏览次数: 660次    栏目:生物教学反思

标签:高中生物教学反思,八年级生物教学反思,七年级生物教学反思,http://www.deyou8.com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
所属学科或领域:生物  
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  
设计者:刘世雄   
教学实施者:刘世雄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设计者将本课教学设计定位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一教学结构层次上。明确课题教学主题是“关注学校的绿化状况,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参与美化校园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了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力求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的目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感受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课外活动,经历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和发布的过程,加深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着眼于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活动设计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准确、到位;评价学生活动的量规的设计科学合理,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示范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课前对学习者的分析基本准确,学生在分析“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时准确、到位;根据教师的要求积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丰富且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整理、发布,这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作出必要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的铺垫。但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估计不足,教学初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经过及时调整,有较大改观,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依据的原则是:学生在课前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制作细致程度;小组合作,交流水平;上网调查结果及其方案设计水平。它是一种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这是由本课的设计原则——研究性学习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新观念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规。  
二、关于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  
授课人在课前严格按照预定问题情景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以及准备发布材料。学生普遍能积极活动,参与面广,投入程度比较理想。这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认真处理及利用所制作的汇报材料可见一斑。但由于学生是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对信息化资料的处理、分析以及发布材料的制作能力参差不齐,在这方面的预期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有待于今后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由于受时间和知识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方面,种类过于单一,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注意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并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这有利于更好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整堂课充满了师生和生生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的情形。这为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前制定的各项活动目标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出学生在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整理发布上还不是十分简练、明确,表达方式过于呆板,缺乏形象化设计。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坚持进行有目的地专项培养和训练。其实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及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养成“终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良好途径。 课堂教学活动中特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这从分组协作查阅资料和整理、汇报调查结果;课堂自由讨论、辩论等多个环节均有十分有力的体现。这也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专项培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同学的表现依据事先制定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原则对汇报的同学以及所代表的小组准备活动尽可能地作出客观性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也为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公平评价体系。  
教学活动中注意着重培养学生应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在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实现了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我必将不断地虚心学习、认真总结这次实验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本教学设计和实验工作得到了贵阳十中金宇校长、鲍康杰副校长、郑毅老师、彭丹毫老师等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谨致真诚的感谢!  
附评价反思量化表  
(一)   本次教学活动的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  
1.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ü有  q无  
简介:本教学设计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利用office软件开展教学课件的制作。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来源,节约时间,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化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ü有   q无  
简述:教学并利用office软件开展教学课件的制作。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了规范化教学;对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台。  
3.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利用了计算机模拟: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列出计算机模拟的过程或现象,并介绍效果如何,:  
4.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ü有  q无  
简述:对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的小组,要求制作简单的课件,依托计算机进行展示。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培养,但受到自身知识面和准备时间的影响,效果一般。  
5.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6.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7.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ü有  q无  
简述: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目标性解答。简洁而有效。  
8.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9.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关网址:ü有   q否  
简述:为方便学生对资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提供了以下网址——      bsp;。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q是   ü否  
11.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您教学的总体影响:  
 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来源,节约时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有效培养,实现了规范化教学;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台。           
(二)   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意外的问题或其他情况?您采取什么教学对策?效果如何?  
在进行学校绿化方案设计的讨论中,学生对于绿化设计的环保性问题产生了分歧,并展开了辩论。当时教师并没有立即进行制止,而是适当引导,有目的地进行激励,使双方求同存异,产生了“碰撞”,激出了智慧的火花。  

[1] [2]  下一页

绿化,我们共同的行动——课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