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决胜2017高考语文学案:写作典型案例(六)

决胜2017高考语文学案:写作典型案例(六)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742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决胜2017高考语文学案:写作典型案例(六),

远离悲观,人将少一份忧愁;学会乐观,你将多一份快乐;学会达观,你会多一份冷静和智慧。选择一种好的心态,获得一种成功的人生。

 

人生三态

 

我对于烟的偶然缺乏而带来的不适已经超越了烟能致癌而所产生的恐惧。

有时候,烟,已经成为我唯一的朋友,但它却常常把我拖入到孤独的状态,就象我不能缺少烟一样同时我也不能缺少孤独。

烟在我的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夜的越来越深而凸显它的重要性。烟的一明一灭虽不能抵御夜的重,但它却能点亮我的另一个世界,使我久久不能回到现实中。当一支烟马上要燃尽了,此时,我已徘徊在两个世界的边缘,痛苦,焦灼,失落一起围攻我的时候,我便马上捉一支出来,续燃,我如施了魔法般,重新实现现实世界的涅盘。这根白色而细长的东西,已然成为我精神生命的源动力,虽然它极度摧残了我的身体,但,我不能为了这具庸俗的肉体而愚蠢麻木地活着。只要我的肉体能允许我通过呼吸系统来支持这支烟释放它的魔法,并允许它开污染生理内环境,那么,这支烟便很成功地制造了两个世界的根本对立。

吸烟,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精神性消费行为,没有任何的消费和它相似,你通过你的呼吸系统来完成吸烟这个过程,但它却不完成任何的生理需求,由此说,吸烟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性行为,但它却要依靠生理形式上的活动来完成,它完全区别于看书,听音乐等,而吸烟这种精神性行为却又不会增加你的意识经验也不具备任何的社会学习功能,没有任何的经验符号被吸烟者的意识所吸收,所以吸烟是一种很独特的精神性行为,是一种非常具有人类特征的一种行为。

是的,我就象不能缺少烟一样同时也不能缺少孤独。我不否认吸烟这种精神性行为已经被进化成了生理功能,但是实现现实世界的涅盘是我吸烟的最根本的也最切实的借口。因为我喜欢孤独的感觉,而它又能给予我这种感觉。我认为,孤独也象是吸烟一样而是人类所独有的。当然,猴子和老虎也会孤独,但那种孤独是一种被动的寂寞,猴子和老虎的孤独绝不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痛苦,换句话说,它们的孤独更具体,但不会持续,也不具自觉性,人类的孤独是具自觉性的。其实,孤独对人类是有益的,就象著名哲学家周国平所说,“人只有在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是的,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才能与自己的灵魂对话,这是最高层次的交流,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才能做到与自己交流,那些不会孤独也从不与自己交流的人其实是最可怜的。

当然,我写这结文字也是吸着烟进行的,当在寂静的夜里,在烟火的一明一灭之中,我便上路了,我在自己的朝圣路上。

说到酒,便不免想到醉,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醉都来自酒,比如麻醉,陶醉,沉醉等。然而,我觉得只有酒醉才具有自我性,只有酒醉才是具有形而上高度的醉态,它具有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特征,而表现在精神上又具有极致的体现。当一个人醉了,意识模糊,逻辑重组时,是醉酒者个体对自己的一种颠覆,是个体对自我否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被撕裂成痛苦的碎片。个体不断地解体,又不断地和解。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意识会回到最原始的状态,当酒醉的人粗暴地掷出一支酒瓶,并击得粉碎时,他粉碎的是整个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这个过程极度张扬了个体意识中的原始性,是一次新的价值重估,现实世界不存在了,醉酒者象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重新体验着新世界。在醉态中,个体打破了“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状态,使“本我”占领了高地,此时,人的意识宛如“一口充满着沸腾的激动的大锅”。醉酒者是勇敢的,他不逃避,也不象吸烟态一样游走于两个世界。醉态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是一种毁灭,一种剥茧式的行为,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回归“本我”,张扬个体意识中的原始性,此时,醉态中的个体的本真形象洗去了文明的铅华。醉酒是一种悲剧性的情绪和状态,是个体对我自我束缚的解放,是个体潜意识中超自由情绪的释放,它无情地嘲弄了一切人世间浮华和虚伪的东西,所以,在这个时代,只有醉态中的个体才有才有资格去嘲弄,人只有在醉态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说到酒及醉,不得不提到尼采,《悲剧的诞生》是尼采哲学的灵魂,,在这部著作里,尼采用日神与酒神这两个象征来阐述艺术的起源,内核以及人生的意义。不了解日神和酒神的含义就无从了解尼采的美学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在尼采的后期哲学中,“醉”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他前期的美学中,醉仅是酒神状态的别名,都后来,醉不但包含了酒神状态,也包含了日神状态,确认醉是一切审美行为的心里前提,是最基本的审美情绪。虽然在尼采的哲学中酒神状态也体现了个体自我否定而回归世界本体的冲动,但是尼采思想中的酒与醉更多地是用来阐述艺术,我在这里说的酒与醉只是人生中的一种逻辑重建状态。

用一句尼采的话来结束这点可怜的文字吧,“我们今日称作文化,教育,文明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带到公正的法官和酒神面前”!

这个时代,多数人的日子是过得很有滋味了,茶文化的兴起与发扬似乎说明了这点。茶道,茶楼,茶艺这些东西已经深得人心,且不说这些无耻的时尚,我们只谈饮茶的逻辑。

有意思的是,现在说饮茶似乎不合适宜了,品茶已成主流,是的,茶是需要品的,饮是口渴了为了配合生理的需求。品就不一样了,品是品位,是一种心境,一种玩味,说到底,是一种颓废的心态。我们注意到了,在懒洋洋的午后,在典雅的茶楼里,在那些所谓的白领金领工作的写字间里,一杯溢着香气的茶足以使你显得有品位以及觉得安逸和无聊,当然我们还注意到,他们饮茶是呷,茶叫香茗,茶事叫茶道,最高境界是禅,真要命!这些足以使似我这样不谙茶事的人羞愧的要死,但是更要命的是品茶者的心态,品茶者绝不似吸烟态中的个体,更有别于醉态者。吸烟态体现了精神世界的根本性的二元对立;醉酒态体现了个体对新世界的体验与回归,而品茶者的心态则是一种逃避,既不游走于两个世界,也不重建一个新世界,而是对现实世界的麻木与粉饰,他们满足于现实世界,掩盖现实世界的缺陷与病态。前面说了,茶的最高境界是禅,俗话说,茶禅一味,在我认为,禅是最无聊的,最无赖的一种心态,是一种小聪明,而绝非大智慧,哲学是大智慧,而哲学使人痛苦,使人孤独,禅则使人颓废,使人变得无赖。而茶注定是要与禅结缘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病则是饮茶态的体现或者说是变种。

回头看一下,吸烟态中的个体虽然看起来象是在逃避,但那不是逃避,他在新世界中仍然关注着现实世界,仍在做着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探索,他仍在试图拯救自己;在醉态中,个体悲壮地粉碎了现实世界,用一中毁灭的方式来拯救自己;而品茶中的个体根本不愿意去拯救自己,任由自己堕落,颓废,他们不但不拯救自己,也不关心现实世界,而且掩饰逃避病态与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在这个病态的时代中,这些品茶者,谁会拯救谁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