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D(A有歧义,“时任以色列外长的沙龙的儿”可以理解为“沙龙任外长”也可理解为“沙龙的儿子任外长”。B句式杂糅,“致力于------工作”与“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糅合在一起。C“青年学生是------关键时期”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
3、答案B。 /A 去掉“所” C 删去“通过” D 双提与单承的问题
4、B
5、B
6、A
7、B
8、答案:C(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
9、D(A项与“开辟”一词相搭配的应该是“栏目”或“专栏”,缺宾语;B项缺与“叫声”搭配的谓语;C项结构混乱,可将“无论”删除,或将“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到各项社会事业”改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还是各项社会事业”。)
10、A/B项句式杂揉,两种改法:①去掉“造成的”;②去掉“原因”,在“是”后加“由”。C项搭配不当,“讲解员的解说”和“目不暇接”不搭配;D项语序不当“临场的无数次竞技”应为“无数次的临场竞技”。
11、C(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方面”应该放在主语“极光”之后)
12、C(A项自相矛盾,B项主客倒置,D项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13、解析:A项缺谓语“宣读了”;B项后面的结论也否定了正确的做法;C项搭配不当,应在“鼠疫”后加“疫源地”。
答案:D
14、解析:A项有歧义,“糊涂的人是谁”。B项有歧义,“做手术的人是谁”。C项“英雄”是名词还是形容词。
答案:D
15、B (A. 语序不当,应为“普遍关注、积极响应”
不当,“擅自”主语不明。D. 有歧义,数量短语“两个”位置不当。“两个日本记者的问题”
即可理解为“由两个日本记者提出地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
16、A(B.语序不当,应为“德州乃至全国”。C.“新高的纪录”重复累赘,应去掉“的纪录”。D.结构混乱,应调整为“奥运会的门票销售是在非常严格的监督下来进行的,包括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和公证机关以及媒体的监督”)
17、D(A“开发”与“改造”搭配不当;B成分赘余,应删掉“造成”;C成分残缺,可在“达尔富尔问题”后加“的解决”)
18、D( A搭配不当,“取缔”的应该是 “场所”“摊点”而不能是“多处”“音像制品”。B结构混乱,去掉“不会减弱”。同时,“中国经济”是“投资者向往的地方”,主宾搭配不当。C不合逻辑,把“所以”改为“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