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高中语文高考复习资料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368次    栏目:高考复习资料

标签:高考复习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考纲要求的重点文言实词详解,
权即遣肃行。《赤壁之战》
译文:孙权即刻派鲁肃前往。
⑤动词,实行,施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译文: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实行;做) 《赤壁之战》
译文:这几项都是用兵的禁忌,而曹操却都贸然实行。
⑥动词,行酒,给客人斟酒
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
译文:客人来了未尝不摆设酒席,有时斟酒三次,有时斟五次,最多不超过七次就不斟了。
⑦名词,行为,品行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行为,品行) 《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多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⑧名词,古诗的一种体裁
例白居易的《琵琶行》
⑨名词,动作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译文: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⑩副词,将,将要
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将,将要)
译文:将要被别人所吞并,怎么值得托身呢?
读音二:háng
①名词,道路
遵彼微行。《诗经》
译文:沿着那条小路
②名词,行列,队伍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行列,队伍)《出师表》
译文:一定能使队伍团结协作,将士才干高的差的、队伍强的,都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③名词,古代兵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④名词,职业
石秀笑道:“还未改本行。”《水浒》
⑤名词,买卖交易的处所。
商行/货行
⑥名词,辈分
汉天子,吾丈人行也。《汉书》
译文:汉朝的皇帝,是我的老丈人一辈的。
⑦量词,行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孔雀东南飞》
译文:(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⑧复合词,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泛指军队。
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译文:他出身于军队之中,却在田野里突然起义
★修
①动词,修建,建造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修造) 《岳阳楼记》
译文: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来的规模
②动词,治理,整治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修理,整治) 《过秦论》
译文:在国内建立法律制度,致力于耕种纺织,修造防守进攻的武器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隆中对》
译文: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治理国家政治
③动词,修养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修养)修身:修养身心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纯洁操守
④动词,修订,修改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修订,修改)
译文:讨论制定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加以修改
⑤动词,编纂,编写
孙膑膑脚,兵法修列。《报任安书》
译文: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
⑥动词,学习,研究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学习,研究) 《五蠹》
译文:因此圣人不要求学习古代,不取法所谓永久适用的制度
⑦动词,整饬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为什么这样呢?为的尊重(你们)大国的威严以表示敬意啊
⑧形容词,长,高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
⑨美好
恐修名之不立(美好) 《离骚》
译文:我觉得自己的老境将要渐渐到来,只担心美好的名声来不及树立
★要
读音一:yoà
①形容词,重要
令汝接应街亭,当阳平关冲要道路。《失街亭》
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重要,简要) 《狱中杂记》
译文: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分辨真假。
②形容词,险要
筑石寨土堡于要隘(险要)
译文:村民们在险要的地方筑起石墙、土堡垒等防御工事
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译文:向北收取了险要的城池和地区。
③形容词,简要,切要
可谓要言不烦也。《三国志》
译文:可以说是(说话行文)简明扼要。
④动词,希望
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希望)
⑤动词,符合,适合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符合,适合) 《察今》
译文:凡是先王的法令制度,是适应当时的需要的。
⑥动词,总结,概括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总括、概括) 《治平篇》
译文: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
⑦名词,要点、关键
要在安国家,利人民(要点、关键)《盐铁论》
译文:关键在于安定国家,利于人民
读音二:yāo
①名词,腰
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要,楚士约实。《战国策  齐人有冯谖》
译文: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女子,楚国的人便少吃饭
②动词,同"邀",邀请
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鸿门宴》
译文:张良出去,邀请项伯。
便要还家。《桃花源记》
译文: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
③相约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相约,誓约) 《孔雀东南飞》
译文:虽然我与府吏立下誓约,但与他永远没有机会见面了。
④缔结
以要晋国之成(和)。《国语 晋语三》
译文:来缔结晋国的和好(和晋国讲和)
⑤求,取
知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窦融列传》
译文:有知识的人不会危害众人以成就自己的事,具有仁爱胸怀的人不会违背道义以求取功名。
⑥要挟
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要挟) 《狱中杂记》
译文:只有对那些砍头的,没有什么好要挟的,但是还要留下他的脑袋做抵押品。
⑦约束、控制
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约束、控制) 《史记 货殖列传》
译文:可是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京城长安控制其通道。
★宜
①动词,应该,应当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应该,应当) 《赤壁之战》
译文:将军捉拿曹操,应当正在今天。
诚宜开张圣听(应当,应该) 《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
②形容词,适宜,合适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察今》
译文:社会不同了,时代改变了,改变法令制度是应该的。
③副词,表推测,大概
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表推测,大概) 《汉书》
译文:现在气候寒暖不调和,大概是改变历法的过错啊
④副词,表示本然或肯定。当然,无怪,难怪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译文: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遗
读音一:yí
①遗失,丢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遗失,丢失)《过秦论》
译文:秦国没有耗费一支箭,一个箭头,可是天下的各诸侯国已经十分困窘了。
②遗失之物
高祖取楚如拾遗。《汉书》
译文:高祖取得楚国像是捡起遗失的东西
③遗漏,忽略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遗漏,忽略) 《师说》
译文: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忽略,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
④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剩下,特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出师表》
译文:确实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
⑤排泄(大小便)
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排泄(大小便)]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过和我坐在那里,一会儿就拉了三次屎。
⑥剩余的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剩余的) 《论贵粟疏》
译文:是因为土地还有利用的潜力,老百姓中还有未被开发出来的劳动力
读音二:wèi
①赠与,致送
是时曹操遗权书。《赤壁之战》
译文: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译文: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送给,给予) 《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公子听说有这么一个人,叫人去问候他,想要送他一份厚礼
★贻
①赠送
尝贻予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赠送) 《核舟记》
译文:(王叔远)曾经赠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原来刻的是苏东坡坐船游览赤壁。
②遗留
我之怀矣。自贻伊戚(遗留) 《左传》
译文:
③造成
老父之罪,不能鉴听,坐贻聋瞽,使闺窗孺弱,远罹构害(造成) 《柳毅传》
译文:这是我做父亲的过错,我看不明,听不清,因而同聋子瞎子一样,使闺中弱女在远方受陷害也不知道。
④给、被
贻人口实(给、被)
贻笑大方
★造
①制造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译文:公输盘替楚国造了云梯一类的器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