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现代汉语小知识(高三)

现代汉语小知识(高三)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8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现代汉语小知识(高三),
  58、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如: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59、表示人、地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如:孔子、老师、中国、乡村、飞机、桌子、小麦、西瓜等。
  60、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如:说、发生、爱、走、读、考虑、耕种、支援等。 
  61、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如:大、聪明、干净、红的等。 
  62、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叫数词。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如“一、二、三、四”;序数词表示次序前后,通常由基数加“第”构成,如“第二、第三”。   
  63、量词又叫单位词,表示计算单位;物量词,表示人与事物的单位,如个、只、双、副等;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趟、遍、顿等。   
  64、数词和量词常常连用,构成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边,如“一本书、一双鞋、一副眼镜”;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边,如“走一趟、来一下、吃一顿、去一次”。   
  65、有指示、代替作用的词叫代词。可以分为以下三小类:
    ①代替人或物名称的词叫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单数用“我”,复数用“我们”;第二人称单数用“你”,敬称用“您”,复数用“你们”;第三人称单数用“他”、“她”或“它”,复数用“他们”。
    ②表示疑问的叫疑问代词,如“谁”、“哪”。
    ③指人或事物的叫指示代词,如“这个”、“那个”、“此处”、“彼处”等。 
  66、副词常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常用的副词有:很、非常、都、已经、忽然、到底、简直等。   
  67、象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词,如: 河水 哗哗地流着;蜜蜂 嗡嗡地叫着。
  68、叹词是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如“唉、啊、哎呀、哼”等。
  69、连词是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的词,如“和、而且、不但、或者”。 
  70、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的、地”表示两个部分的修饰、限定关系,“得”表示补充关系,如:灿烂 的阳光;慢慢地说;高兴 得跳了起来。 
  71、动态助词主要有“着”、“了”、“过”,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着”表示动作行为正在 进行中,“了”表示动作行为的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如:他走着(正在走);他走了(已经离开这里);他来过(表示曾经来过这里)。 
  72、语气助词主要有“的、了、吗、吧、呢、啊、呀”,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都用在句子末尾。如:他会的(表示陈述);多美呀(表示感叹)   
  73、句子的用途主要有四种: 
    ①告诉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陈述句;
    ②询问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疑问句; 
    ③要求别人一件事,这类句子叫祈使句; 
    ④表达自己的某种强烈感情,这类句子叫感叹句。 
  74、陈述句句末用句号。肯定一件事,用“是”字句;否定一件事,用“不”、“没”、“没有”等。例如:他是个聪明的小孩;他没有告诉我。
  75、疑问句句末用问号。根据表示疑问的情况,可以分成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76、是非问:这种问句常用语气词“吗”,回答时可以用点头、摇头的方式,或用肯定、否定作回答。如:这事你知道吗? 
  77、特指问:用疑问代词“谁、什么、哪、怎样”等提问,要求对这些疑问代词作回答,如:谁叫他来的? 
  78、选择问:提出两种(或几种)看法,希望选择一种回答,常用“是”和“还是”相呼应,也可以用语气词“呢”。如:咱们打篮球,还是打排球?你想学中医呢,还是想学西医?   
  79、正反问:用肯定否定并列的方式提问,要求用肯定或否定来回答。如:你是不是北京人? 
    80、祈使句的句末可以有“吧”、“呀”等语气词。祈使句也常用感叹号(!),有“命令、请求、劝阻、禁止”等不同语气。如:快把烟扔掉!   
  81、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表达某种感情的句子。如:真美呀! 
  82、以动词“是”作谓语的句子,叫“是”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是”+宾语。如: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否定的“是”字句的格式是:主语+“不是”+宾语。如:她不是大夫。   
  83、以动词“有”作谓语的句子,叫“有”字句。基本格式是:主语+“有”+宾语。如:她有一 辆汽车。“有”字句的否定格式是:主语+“没有”+宾语。如:她没有汽车。
  84、“把”字句,表示对某人、某事物施加某种动作并强调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影响。如:你把你的意见说一说。 
  85、“被”字句,说明某人、某事物受到某动作的影响而产生某种结果,口语里也可以用“叫” 或“让”表示。如:刘先生的画被买走了;我的自行车让小方借走了。否定句式是在“被”字前用“没(有)”,如:画没有被买走。 
  86、表示两个人或两种事物在性状或程度上的差别的句子叫比较句。汉语里表示比较的方法很多,用介词“比”、“跟”,用动词“像”、“不如”等。如:他比我高;我没有他高。   
  8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构成的,有完整意义和一定语调的句子叫复句,它所包含的单句叫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语序和关联词)来表示的。如: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改变咱们的计划。   
  88、按照分句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型。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如:他一边喝茶,一边看电视。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正句是全句的主要意义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如:风太大,所以比赛改期了。   
  89、在联合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四种。如:
  阿里汉字不仅写得快,而且写得很工整。(递进关系)
  这是卧室,那是书房。(并列关系) 
  您明天动身,还是后天动身?(选择关系)
  一下课,我就去你那儿。(承接关系) 
  90、偏正复句中,偏句与正句之间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等四种。如:
  虽然他最近很忙,但是每天都按时锻炼。(转折关系)
  由于天气不好,飞机晚点了。(因果关系)
  即使你不愿意参加,也没关系。(让步关系)
  不管你来不来,我们也要讨论。(条件关系)
  91、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地了解文意。陈述语气用句号“。”,疑问语气用问号“?”,感叹语气用感叹号“!”,祈使语气可以根据语气强弱分别用感叹号或句号。 
  92、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 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如: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破折号还可以表示注释,如:今天是中国人的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93、在运用语言时,把一些动物、植物或没有生命的事物写得跟人一样,叫“拟人”。如:月亮笑弯了腰。 
  94、比喻就是平常说的“打比方”,它包含三个成分: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95、比喻词有“象、如、若、仿佛”等的比喻是明喻,如:老师象园丁。 
  96、不用比喻词,而用“是、当作、变成、成了”等联接本体和喻体的是暗喻,也叫隐喻,如:老师是园丁。 
  97、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句子叫借喻,如:我们热爱园丁。
    98、对联,也叫对子,是指悬挂或雕刻在门边等处的联语,分上、下两联,竖写,右为上联,左为下联,上下两联字数必须相等,大体上对偶。   
  99、词典和字典是经常必备的解释疑惑、提供知识资料的工具书。 
  100、《汉语大字典》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到目前为止收汉字最多的字典,按部首排检。 
  101、《新华字典》,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出版以来,成为流传最广的一部小型字典。 
  102、《现代汉语词典》是以记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词典,供中等以上程度的读者使用。 
  103、《辞源》是阅读古书用的工具书,收词较广,除古今词语之外,还收有百科名词术语。 
  104、《辞海》是一部能满足多方需要的,兼收语文词语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名词术语的综合性百科词典,词条按部首排列。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