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57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一),

第三章 语文课程性质与改革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 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过去的社会是这样,在未来的社会也是这样。

  语文是什么 ? “语”,大家都认为是指语言;“文”,有人说是指文字,有人说是指文章,有人说是文学,有人说是文化。也有人考证这门课程定名的由来,认为“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其实,说“文”是指“文字”,不可能是指一个个分散的字,它必然少不了“文章”;说它是指“文章”,写文章则离不开文字;说“语文”是指口头语和书面语,这书面语当然离不开文字和文章。这几种不同的说法,所指的内容还是差不多的。有分歧的可能是“文”该不该包含“文学”的问题。按上面提到的“文字说 ” “文章说” “书面语说”,“语”和“文”应该包含由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作品,文学作品自然应该包含其内。但是也许有人认为,中小学生中的绝大多数学习语文是为了满足“交际”的需要,会写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就可以了。据说若干年前,某地在审查一册高中语文教材时提出的否定意见是“文学性太强” ( 其实未必 ) ,要求加强说明文之类的内容。这种意见当然也有道理,语文课程的内容单纯一些,目标清楚一些,不搞得太庞杂。如果按照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课程的内容限定在语言、文字及实用文的阅读和写作的范围之内,那么,为了满足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的需要,我们有必要另设一门文学课程。文学不是奢侈品,文学对于人的教育功能是不容忽视的。“语言”与“文学”是分为两门课程还是合成一门课程,可以再作研究,但是按照目前的课程设置,“文学”只能包含在语文课程之内。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在语言面的基本功,语文课程电应该发挥其对学生情感态度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其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作用。文学应该在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文字以及由语言文字构成的作品都属于文化的范畴。《语文标准》中说“ ( 语文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指明它的文化属性,其用意在于提示,它不属于自然现象,不能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定理、规则和方法搬用到语文教育中来。自然之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存在的,文化之物则不可避免会含有人的情感、意志、态度和思想观念的成分。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多年来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可见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不过大家谈及的各种性质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有偏重的,也是有层次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大家获得了比较接近的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应该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工具性”的基本内涵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相通,这一思潮是以追求实用的惟功利主义科学观为基础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当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今天来看,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人文性”的口号。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 20 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的论争始终没有停止过。国外教育领域的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教育界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是社会及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必然产生的现象。“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我们相信,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方面的任务。

  语文课程“先实现工具性目标,后补充人文性内容”,或者“首先突出人文性,而后再加强工具性”,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妥当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结合在一起的,语文课程要同时实现这两方面的目标并不矛盾。当然,要实现两方面目标的高度结合,必须在目标与内容的设计上、在实施上下大功夫,而首先是要形成一个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认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的目标,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

  对于“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的问题还有许多不同看法。“语文 ” 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闭的。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功能,里面既有学术的问题,也有一个体现国家意志的问题。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化,只要有语文课的存在,关于“语文”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很可能是没有休止的,语文的性质问题也会成为一个长期的话题。

 

第二节 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中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语文标准》所设计的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目标,获得现代公民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语文标准》还应该包含这样的目标: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打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展开。这里面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开发。我们必须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能片面强调突出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有人问:什么是语文素养,为什么要提出“语文素养”的说法 ? 这些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于“语文能力”的说法,这里提“语文素养”有什么用意 ? “语文素养” “语文能力”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 ?

  “能力”一词,《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有的心理学书里定义为“足以使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

  “素养”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辞海》里解释为“经常修习培养”。对于“修养”,《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辞海》的解释是: 1 .指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文学修养。 2 .儒家指以反省体察为主的“修身养性”之道。 3 .特指逐渐养成的有涵养的待人处世态度。

  从上述工具书中关于“能力”“素养”的解释来看:

  “能力”是指人能胜任、能完成某项工作的自身条件 ( 应该包括心理和生理的条件 ) ,重在“功用性”。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 修习培养 ) 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

  长期以来我们已习惯了的说法“语文能力”是指读写听说的能力。《语文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于其中。这里面的种种内容在以前的语文教育中也必然涉及到,但不能都归在“语文能力”的范围之内,语文课程需要有一个名称能够涵盖这样一些教育教学目标。就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考虑用“语文素养”的名称,把上述内容都纳入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作这样的改动,不仅仅是在名称上做文章,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在实用之外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

1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我们的语文教育曾一度极力追求科学化,追求客观性、确定性、抽象性的目标,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自然科学靠拢的过程中,醉心于数量化和标准化,过度地进行理性分析,简单地把对付物理世界问题的方法移植到精神世界的问题上来。语文教育所进行的这一番尝试,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但是从根本上说,追求这一方向的许多做法背离了语文教育的特点,不但降低了语文教育的效率,而且也伤害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将语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类的课程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语文课程中具有大量具体形象的、带有个人情感和主观色彩的内容。人们对于语文材料应该有理解一致的地方,否则人际交流就无法进行。但是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各人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面对同样的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人们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这是完全正常的,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因此,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

  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开卷”可能“有益”,有时也可能“有害”。即使都是“有益”的作品,它们的“含金量”可能也有差异。因此,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多多受益,提高效率,必须重视对于语文教学内容的认真选择。

2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指向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要帮助学生掌握一个由若干概念、规则、原理构成的理论系统,也不是要系统地传授有关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知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读写听说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当然,语文教育是有理论的支撑的,语文课程“实践性很强”,不是只要求实践操作,它会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的知识,也可能接触到有关人生、社会、自然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思想观念。但是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应该设计成这样一个系统: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再加上一些例子和供操练用的习题,例子用来说明知识与原理,习题的操练是为了巩固知识和提高运用原理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问:“学生要不要掌握系统完整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要不要构建完整的知识系统 ? ”前些年是形成了一种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出发来构建中小学语文课程的思路,有些人就是依照这种思路来编写教材的:把构建起来的语文知识系统分解成一百几十个知识点,把这一百多个知识点分配到 9 个年级 18 个学期,按照知识点去寻找课文“例子”,然后再编写“习题”“导语”“提示”之类。教师上课也是按照知识点一个一个地去落实,觉得这样教心里才踏实。语文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就是围绕“知识系统”展开的。这种思路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语文课程是不是需要以“知识系统”为中心 ? 要学好语文,必须掌握的知识有哪些 ? 确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知识系统”的依据是什么 ? 这个“系统”中的知识缺少一点两点是不是就学不好语文 ? 我们大概都见到过这样的人,他们表达正确流畅、简洁生动,可能还妙趣横生,可就是记不清“连动”“兼语''“借喻一‘借代”之类的术语,也不明白自己写的文章里用了些什么修辞格,出现了哪些类型的复句。我们相信许多文章高手、不少作家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也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对语法修辞和文章作法的知识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语言贫乏,文章干巴而不通畅——近些年来这样的学生恐怕还不在少数。这样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当然,有人会说,既有很强的应用能力,又有扎实而丰富的语文知识,那不是更好吗 ? 这个目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难以达到的,而且对小学初中学生提出这样的目标也是不妥当的。培养理性的分析解释能力要在具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之后,在语感和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合适,正如俗话所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而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提供给他们的学习“菜单”不能不经过精心筛选,我们的语文课不是要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语文老师,甚至语言学家和文学家。

3 .儿童学习母语重在感性把握。

  学生在语文课程中学习的是母语,不是外语。学习母语和学习外语在方法上是应该有所不同的。

  学生学习外语,在起始阶段,缺乏这种语言的语感基础,不熟悉相关民族的文化背景,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对于多数人来说不可能很多。因此学习外语,少不了要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学习和这种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词句结构和话语材料进行一些理性的分析和解释,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进行大量的练习。学习的过程中还往往要注意排除母语表达习惯的干扰。不过,学习知识、熟记规则、分析操练,所做的这一切,最终还是要落到培养这种语言的语感上,只有在获得良好的语感之后,才可能把这门外语学到地道的程度。

  儿童进学校学习母语,是有在学前生活中就已获得的母语口语语感作为基础的。从小学到中学,母语学习的主要任务已经转到书面语,是要在原有的口语语感的基础上,通过识字写字和阅读写作的学习,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培养起书面语的语感,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交流的能力。学生学习母语,因为有早已具备的语言心理机制为基础,具有对本国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身处在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大量的实践机会。因此,学习母语不需要像学习外语一样,从学习语音语法知识和规则人手,围绕这些知识和规则反复操练,通过大量带有一定机械性质的操练来强化对知识和规则的记忆,从而再形成口语和书面语的语感。

4 .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汉语语法当然有规律,但是每条规律都有许多例外,可以说汉语语法系统缺乏严整的规则。如果说,学习世界—亡某些语言是要从语言的知识、规则、条例人手的话,那么汉语一定不在其内。为了认识一些语言现象,辨别语言表达的正误,是需要懂一些语法。然而,按照已经建立起来的语法体系框架,排出若干个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让已经获得相当程度汉语语感的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汉语文,其结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笔画或平行,或纵横交错,在二维平面里多向展开;笔画种类多,组合样式丰富;字的构造复杂,数量繁多。学习汉字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汉字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汉字有形有音还有一定的意义,是形音义的综合体;汉字的形音义之间本来都存在一定的理据,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记录汉语没有分词连写的规则,词与词之间看不出界限,因此阅读时往往掌握不好停顿,有时对语句的理解也会受到影响。长期以来,汉语和汉字相互影响,也相互适应。汉语和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 世界文化中也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对语文教育更是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结构、含义、用法的整体把握能力;要研究汉字学习的规律,研究识字写字与阅读写作教学以及发展学生思维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加强综合,以提高教学效率。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有的学生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学习成绩优良,在周围的人眼里绝对是乖孩子。但是他们只能按教师和家长安排的程序行动,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主张。这样的学生缺乏对学习和生活作出自己选择的能力,也放弃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进行“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学习是“他主”的,被动的。

  有的学生不能约束自己,无节制地沉湎于学业以外的活动,缺乏“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能力,乱用了对自己活动的对象和过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这种学生的行为当然也不能认为是“自主”学习。

  倡导自主学习,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任务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学习,可以说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旧的“有”到新的“有”的过程。这“未知”“不会”和“没有”,可能是世上的人都“未知”,都“不会”,都“没有”;也可能是别人“已知”、“已会”、“已有”,只是我“未知”、“不会”、“没有”。长期以来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便是由教材、教师把别人“已知”“已会”“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通常的做法是,在教师的训练下一步一步靠近现成的答案,或者干脆等教师把答案告诉自己之后,花功夫背下来;再就是跟着教师按设定的模式反复操练,逐步掌握由别人设计好的技能和方法。这样的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需要的,但是,它产生的“被动性”、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和“简单重复性”等不利因素,也是需要加以改变的。

  这一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学生在已习惯了的接受性学习之外,学会探究性学习。我们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的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的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通过自己探究获得的答案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一致,也可能跟已有的答案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讨论,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也有可能学生找到的答案也是对的,说明这个问题本身的答案不止一个,学生的探究确实有了新的发现。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

  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和科研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撰写论著。因此在一些学校里,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在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评比中获奖,却把大部分学生撇在一边。这种现象应该扭转。要明确倡导新型学习方式的立意所在,拨正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目标,要培养全体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顺应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的目标体系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以及教育评价体系也都将发生重要的变化。

  实行课程改革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况。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当然,在语文课程中建立跨领域的学习平台,应注意立足于“语文”,而不应该是漫无目标的大杂烩。

  实行课程改革,要增强课程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的资源是丰富的。各地学校教学设备方面的条件可能不一样,但是具有的课程资源可能都是丰富的,只是特点不同而已。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胆识、智慧和辛劳,也需要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配合。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使学生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与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

  语文课程改革要有现代意识。要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探寻课程建设的新思路,注重在课程中传达新思想。语文课程也要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新技术新方法在开始阶段可能会显得很幼稚,但是如果没有初级阶段的幼稚,就不会有将来的成熟。语文课程特别要处理好继承传统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关系。丰富的文化积累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但是继承传统不能照单全收。事实上,传统是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留给每一代人的传统中,有上一代人自己创造的东西,而更多的则是以往一代一代的人对于传统加以淘洗和改造的东西。为了造就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应该用现代的思想观念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和筛选。语文课程需要继承传统,语文课程又必须指向未来。

  实行语文课程的改革,还必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这“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包含了全社会的提倡、鼓励、赞许、理解和宽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和想的、说的、做的东西都能够是丰富多彩的。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教学中把学习现成的知识技能作为惟一的目标是不可能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按照既定的模式,对学生一味强调学科规范的训练,很可能不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该支持各地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进行大胆的探索,对于新举措中一些不成熟的地方,也应该给予理解、宽容和热情的帮助。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和学校之间,在教学基础和课程资源的类型方面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差异。语文课程应该有较广的适应性,留有足够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社会在不断地甚至是越来越快地向前发展,因此,语文课程要能始终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不断地吸收新思路新观念,更新课程内容,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始终以新的内涵和形态给人以创新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