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历史教学历史教学设计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11-14 22:53:46    浏览次数: 665次    栏目:历史教学设计

标签:历史教学设计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
  这就不奇怪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其目的就是彻底地否定传统道德,确立资产阶级的新道德。而在这一方面作得最好的是鲁迅,他以易于传播、群众易于接受的文学形式,大力抨击封建礼教,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名旗手。这里引用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一段话,我请一名同学来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这里的历史是指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在“仁义道德”的名义下,实质都是一种封建礼教“吃人”的历史,借狂人之口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提出“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
  第三部分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什么是新文学,什么是旧文学?二者有什么区别?
  我们先不急着回答,先来做一个诗歌对照题。
  (课件打出《上邪》,无标点,隶书,繁体字,突出文言词汇)大家推荐一名适合朗诵此诗或者有可能写出这样的诗歌的女同学来读一遍,看她读得对不对。
  <学生朗读>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世人都知道这是一位大胆、痴情、情感奔放的女子发出的痴迷而挚烈的爱情誓言,那么放
  在现在,这样一个誓言,用我们的话语来表达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课件打出《上邪》翻译)天啊!我要和你相爱,一辈子也不断绝。除非是山没有了丘
  陵,长江、黄河都干枯了,冬天雷声隆隆,夏天下起了大雪,天与地合到一起,我才敢同您断绝!
  现在请大家仔细对比一下,这两段文字有何不同?
  <学生对比回答>前面是文言文,有“乃”、“君”、“上邪”等典型文言词汇,没有标点,而且还是竖排;后者就象我们现在说话,是白话文,有标点,和现在的文体形式一样。这就是新旧文学在形式上的区别。
  这种变化有什么意义?(使得文学不再是上层社会的专利,利于实现语言与文字、文学更好的统一,利于普通群众的接受,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我国文学所以能出现前后这么大的差别和变化,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功不可没。
  新文化运动又是一场文学革命。《新青年》先后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化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48页面的内容,看看陈独秀、胡适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学生看书归纳、回答>
  两人都主张要进行文学领域的变革,在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进行改革;这里要改文字,改语言,改文体,改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改什么啊?
  要改内容,为文学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精神,建设平易、通俗,言文合一的新文学。为适应文学革命的发展,《新青年》后来改用白话文出版。
  (投影展示):第一首白话诗;末代傅仪的白话诗。
  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后来,时代又赋予了她新的内容,什么新内容呢?(材料展示,学生作答)后期内容: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内容小结:可见,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革命,也是一场文学革命,它高举民主和科学大旗,猛烈抨击旧道德,提倡白话文,给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给当时的中国乃至现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次借助网络去看看新文化运动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到?
  我们以1919年中国为例:
  (投影)
  Baidu:1919年中国(政治新闻、社会花絮、发表评论)
  (视频)五四运动。然后分析:新文化运动没有直接提出反帝的口号,但要求民主、自由反对奴役、反对迫害,发扬积极进取的精神,实际上是灌输了比以往更深刻的反帝反封建思想,我们知道,五四运动的起点在北京,先锋是青年学生,这不简单是偶然,它跟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动员是分不开的。
  社会花絮:伦理道德和观念发生变化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所见所听,并结合课本最后一块内容,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学生看书归纳、回答>
  (投影)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开辟了道路。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文化的斗争,如果说辛亥革命用武装斗争的形式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那么新文化运动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空前:它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更猛烈更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2.各种新思想的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人民对政治事务的关心,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4.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找到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5.一场全面文化转型运动,有利于文化的普及,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各方面
  可见影响新文化运动影响确实巨大,难怪中山大学——袁伟时这么说:
  新文化运动扫除了过时的思想桎梏,点燃了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火炬,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学术的罕见的繁荣期,一部中国现代学术、思想、文化史,严格点说是以新文化运动为起点的。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新文化动就没有缺陷呢?(材料展示)
  <学生思考回答>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探究性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的?
  <学生思考回答>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比如西方文化拜金主义。信息时代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吸引和融合,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之趋,而与此同时,文化的多元化和寻求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的特质的寻根意识也不断增强,我们既不应融合而抛弃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保存民族文化特质而拒绝吸收和融合。所以我们要做到: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
  这样,才是全面,客观的结果,这才是学习历史的价值所以。学史要努力以史为鉴,学以致用,辩证的看问题。
  下面我们就学以致用,对这2005年中国的一个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Baidu:2005年中国
  设问:对于现今孔子成为焦点这种现象你是如何看待的?
  分析:诗人臧克家有这么一首诗:有的人,这首诗有这么一句话: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孔子堪称这类人物的代表,孔子的思想是他能够永远活在人们心目中的奥秒所在。祭孔,就是弘扬孔子、发展孔子的思想,中华民族的复兴,首先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孔子思想中的“民无信不立”的诚信观念,“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政治信仰等等思想精华,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