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11-14 22:53:40    浏览次数: 383次    栏目: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读图说明甲国A、D两城市,分别在一月和七月出现降水差异的原因。”
  学生根据地理空间定位易知,图示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而该气候特征应为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按气候类型的一般规律A、D两城市的降水不应有明显降水差异。于是,学生往往陷于茫然。究其原因,学生对降水季节变化的推理是单一的,仅从气候类型去推论,而没有从降水产生的原理去思考,图中隐藏的东北季风、西南季风风向和DA分别处在冬夏季风的迎风坡这两大地理信息未被挖掘出来。学生没有认识到气候类型是根据较大范围地域气候的一般特征来划分的,其中局部小区域的气候特征可能有所差异。学生的这种思维方法即是用一般替代个别,犯了方法论的错误。
  又如,在学习教材中季风水田农业案例后,让学生学习下面案例:
  右图是亚洲某地区略图,图中戊平原稻米产量高,并大量出口全球。根据图文信息,简述戊平原农业生产的特点及其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学生研读本案例,不难分析出该地区是东南亚,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于是往往套用教材中季风水田农业的生产特点,如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水稻单产高,劳动生产率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等。这就犯了用共性替代个性的错误。为避免此类错误产生,老师可先指导学生从本案例的文字材料中找出关键信息—大量出口稻米,即商品率高,再提出问题—商品农业的一般特点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生产规模、农业科技、商品率、农产品质量等方面思考和分析归纳出当地农业生产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问题—与福建山区的季风水田农业相比,戊平原成为世界水稻商品性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启发学生从气候、地形、劳力、交通、市场、科技等区位因素分析其有利条件。最后,再让学生思考福建山区季风水田农业今后发展的方向。通过本案例的学习,引领学生深刻理解生产特点是随着区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引起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最终导致地理整体特征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地理案例教学决非摈弃系统的地理知识,而是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地理案例教学反对传统教学一味讲求系统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地讲授各种领域的完整知识,事无巨细都要求学生学习、记忆等做法。相反,地理案例教学提倡敢于进行“缺漏”教学,让学生学习最基本的,有可能终生受益的地理知识。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信息量增长如此急剧的今天,地理教学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自己获得点石成金的技能,这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