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地理教学高中地理教学案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11-14 22:53:40    浏览次数: 383次    栏目:高中地理教学案例

标签:高中地理教学案例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案例的教学处理,
  ㈠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地理案例学习中,要坚持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原则,教师应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研读案例,从中捕捉相关信息,并基于信息独立思考、提出质疑、合作交流。但如果仅仅是自主学习,势必学习效率不高,思考深度、广度不足,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因此,一定量的他主学习是十分必要的。所谓他主学习主要是指教师的指引,在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提供典型案例、设问引领、方法指导、总结评价等都是十分必要的,恰当的他主学习可提高学习的质量、改善思维的品质、提高学习的效率,因而,他主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地理案例教学的操作原则应为他主学习为主导、自主学习为主体,二者不可偏废。
  在学习“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的教材案例时,学生受到教材案例(稠密的水系曾经成为交通的阻隔,后因科技进步,反而成为交通便利的优势条件)的限制,仅能挖掘出“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会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基本原理,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原理—“同一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特征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下面案例加以补救:
  楼兰地区的变迁
  处于鼎盛时期(公元2世纪)的楼兰城,周围水道纵横,绿树成荫,城中屋宇鳞次栉比。当年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古楼兰国,可谓商旅云集,贸易繁忙。但却在公元5世纪末神秘地消失了。
  干旱区光热资源丰富,只要有水,其农业生产的潜力是最大的,这是雨养农业区不可比拟的。公元2世纪,对当地生态环境缺乏认识的内地初移入的农业居民,对起初水源丰富的楼兰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垦殖。随着垦荒面积的扩大和中、上游农业的开发,用水增加,供不上水的土地就被撂荒。固定土壤的植被被取走,撂荒的土地在干旱和风力的作用下,荒漠化的潜在因素被激活,邻近的沙源侵入,原有的耕作土壤变得疏散而易流动,在风力的搬运下不断流失。
  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至断流,使新植被无法生长,从而给风蚀或风沙侵入创造了长驱直入的条件。楼兰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造成土壤干旱和风蚀。公元330年以后,随着水源的断绝、屯垦中断,加上“丝路”改道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人们已无法或已没有必要再坚守这块土地,终于在公元5世纪末,人民散尽,楼兰衰败。
  问题1:分析说明楼兰地区兴衰变迁的自然原因?
  问题2:楼兰地区水源变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问题3:“上游开发增加用水,造成下游的楼兰缺水,以至断流。”的事实,隐喻着什么地理原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问题4:一个地区某种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对人类活动将带来什么影响?
  本案例教学通过老师的问题引领,悄悄传递着思维方法,促进着学生的知识迁移,即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主导作用。
  ㈡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与有效性
  从地理教学过程来看,案例教学应以师生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或在课堂上组织对地理案例进行研讨和评析,要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地理原理,使之在学到一系列地理概念后反省思索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之间的相互联系,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效率使学生实现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1. 对互动有效性的认识
  互动的形式除学生分组讨论外,提问、对话、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案例都是重要的互动形式。当前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老师提供的问题根本没有互动的价值、老师在学生讨论或研读案例前没有任何指导和提示、老师对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所产生出来的不同观点缺乏科学地评价和激励、老师在互动过程中缺失调控等,都使互动流于形式,反倒成了低效教学的主因。
  2. 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老师必须认识到地理案例的学习目的是要让学生自主从问题情境中捕捉有效信息,并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加以抽象出地理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律,提出相关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提升思维品质、深刻理解地理原理或规律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而牢固把握地理双基,形成地理素养。因此,学生是地理案例教学过程的主体,老师必须为此过程搭建学习支架、营造和谐有序的氛围。具体的说,在互动前,老师要指导捕捉信息的规范与方法,进行适当地问题引领,尤其要主意不要使问题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使问题的指向明确,要给互动留足时间,使学生有充分地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老师对互动产生的各类观点的评价,既要尊重科学,又要尊重学生。要充分肯定学生中的正确的部分,但必须指出其错误所在,这种错误往往是教育其他学生不再重犯的重要资源。有时,也可将学生研究地理案例的过程安排在课堂教学之外,而将交流与评价的过程放在课堂上以节省课时。
  ㈢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的共性与特殊性
  地理案例教学的探究性很强,多数情形是由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探究出一系列具有共性特点的地理原理或规律。因此,对案例所包涵的基本地理原理、规律的提取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地理案例教学的本质不在于对案例具体细节的把握,而是要求从案例所提供的具体事实中提取有普遍性的地理原理与规律,并运用这些原理和规律去分析、解决新问题。
  由于受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影响,学生中普遍存在对教材死记硬背的情况。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能够把握住案例教学这一基本要求,就很容易出现学生“单纯记忆案例”的情况,也就难以达到课标的要求。这种情况在必修三的学习中尤其容易出现,因为不同版本的必修三教材,多数的章节就是由若干的案例组成,对基本原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较少进行详细地叙述和归纳。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材详细叙述了东北农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如果教师仅是对此作讲解,而没有对分析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法(以因地制宜的思想,在分析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农业生产)进行提取与归纳,那么学生的学习成果就只是在于重现、复述东北地区的情况,而当面对新地区的时候,就不懂得如何来进行分析,也就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相距甚远。
  例如,在进行“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章教学时,教学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必修二中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指导学生先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入手分析,进而再将其细分为若干具体的区位因素。如自然条件可细分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其中围绕农业生产,再将气候条件细分为气候类型、积温、气温年日较差、降水总量及其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光照强弱和日照时数、主要气象灾害(如寒潮)等影响因素。这里的关键是要指导学生从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中,按能对农业生产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原则,提取相关区位因素,如积温通常影响农业熟制,气温日较差影响作物产量与品质。让学生充分理解为什么要从这些区位因素来分析农业发展条件。分析时应注意从利弊两个方面考查区位因素,以实现因地制宜、趋利避害的农业发展原则。我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建模”。建模的原则一是影响因素要从大到小逐层剖析;二是对影响条件进行利弊分析,特别是要找出主导优势因子和限制因子;三是相关地理信息应从案例中的文字、图表中全面搜索。
  在地理案例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地理个案中进行地理建模,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通常在课堂上学完一个案例后,要让学生对另一个相似的地理案例独立分析以强化地理思维方法。这个过程一般是通过作业或考试的方式来完成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案例教学方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由于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为了突出带有普遍性的或共性的地理原理、规律,所选取的案例往往过于强调典型性,有时会形成思维误区,忽略了地理事物形成的本质特征,将某个地理案例中的地理推论套用到任何其他案例中。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如从沿海到内陆,未必是降水由多到少;赤道附近未必是热带雨林区,热带雨林自然带未必分布在赤道附近;大牧场放牧业的气候未必是干旱、半干旱;季风水田农业未必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交通线未必沿等高线布局(如高速公路或高速铁路)……。因此,在案例教学中,老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特殊因子,探究事物本质,深刻认识地理事物时空变化的特殊性。通常,我们让学生学习了一个典型案例后,可引导学生将其中的某个条件加以改造或限制,再思考该地理原理或规律的适用范围或是定义域,往往可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季风气候原理的相关案例后,再让学生学习下面案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