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生物论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生物论文: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策略,
反思案例Ⅳ:《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情景再现]
教师从复习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图表分析,讨论基因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然后运用结论分析相关问题以巩固各知识点。
分析:从课后学生对练习所反馈出现的信息来看,以下几点是本课没有达成的目标:(1)学生对学习该知识的兴趣不高、索然无味(2)课堂中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3)对图表分析没有到位(4)所学知识没真正理解
[反思视点]
基因分离定律知识,相对比较枯燥,知识点多,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可能不合乎这块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活动(包括思维、观察)的时间可能太少。
[方案改进]
通过播放录像片断提供材料: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 讨论: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肤色正常的概率?这个有趣的引入,在学生的哈哈大笑中总结因为该患病孩子的双亲都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而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可根据遗传图解来算出。
对课本上的图表让学生先预测,而后进行探究,并作分析:子代性状如何?子代基因型如何?面对这样的情况,亲代将产生怎样的配子?亲代基因型如何?讨论后得出结论。从整改后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能力大有改观。
笔者认为教师通过对课堂失误的反思,能很好地提升课堂效率的前提。只有认真反思,认识到不足,同时不断整改,并与同行切磋,一定能不断引领教师走向成熟。课堂的形式不拘泥于某种模式,要据学生实际和学习内容,灵活地开展多种多样的最佳教学模式。
www.deyou8.com
(四)学生评价反思
学生在一定阶段的学习后,对活动成果或学习效果给予评定,给予一个认同,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自信心。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发展性评价,即使用激励的方式,从多方面、多层次地让学生获得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全面发展。由于教师在主客观及凭自己的经验、阅历及喜好,在评定学生方面会有一些偏听偏差,那么我们反思时应从哪些方面去寻找自己的失误点,及时调整自己?
新课改指出:评价以科学、合理作为关键;公平、公正作为原则;换位思考,认识学生的差异(层次差异);倾听学生的诉说;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及班级的集体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高目标。我们要对照以上原则逐一核对,不断反思,总结出一套合理的合乎实际的评价原则和体系。
反思案例Ⅴ:《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过程描述]
在讲述环境污染环境时,有学生想到对废旧干电池进行研究,作为治理废旧干电池污染的重要一环。于是确立了这个探究课题。首先组织学生调查电池的构造、原料、对环境的危害。然后确定研究重点,从而确定实验方案。
实验结束后小组内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比较、讨论。
结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并要求学生撰写出有关废旧电池对环境污染的科技小论文,并把干电池对环境污染做一些宣传性的图片展及小报展,介绍并加以推广,渗透环保教育。其中一篇小论文还获得三等奖。
[课案分析]
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不仅培养了科学调查的一些方法——采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与手段,还培养了责任心、合作团队精神、环保意识等等,这一些在书本和课堂里是无法学到的。
但是在学生提交实验活动报告、小论文后,教师往往会凭每小组上交的实验报告单及成果来评判学生活动的成绩。
[反思视点]
在评价方面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1、 到底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能力的培养是注重活动过程的评价呢,还是注重结果的正确性?——注重过程评价(科学性)
2、如果学生参与及过程重于结果的表现,则怎样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评价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注重发展评价(发展性)
3、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面对有结论差异和学习经历差异的小组学生怎样评定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差异评价(差异性)
4、通过评定怎样鼓励有特长、有创新的学生呢?
[整改策略]
1、让学生老师共同参与评价。
2、让小组同学在班上自由交流活动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自我评价。
3、通过表格来进行量化:应由学生自行控制过程,教师最后评定——多注重过程。
这样通过学生小组成员自行交流,能体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话可说,不仅有利于落实实验的参与认识,而且使学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认同意识。
三、效果分析
(一)教师层面
1、通过理念反思,提升了教学高度,明确了教学方向。
通过理念反思,让我们在每上一堂课前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非仅仅掌握知识点。我们在教学中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课堂反思,优化了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效率。
通过课堂反思,让我学会了教学设计时如何让学生这个主体在课堂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生物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课后反思,积累了教学经验,增强了后续发展潜力
通过教学反思,每个教学设计的优化方案在课后反思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现了对教学设计的二次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在下一轮教学的后续发展潜力。
www.deyou8.com
(二)学生层面
1、通过理念反思,树立了正确学生观,密切了师生关系。
由于知识的获取过程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有了改观,是学生自己
去学,而不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牵着学生走,老师只是学生快要跌倒时的搀扶者,从而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
2、 通过评价反思,改进了评价策略,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自从改进了评价策略后,每个学生都觉得有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不论优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在这反思性的学习氛围中展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因而学生的学习更带劲了。
3、通过教学反思,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由于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再是教师硬性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探索、讨论和总结得出新知识,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充满乐趣,充满激情。
4、通过教学反思,提升了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生物学业成绩
由于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能自主的去获取知识,因而知识掌握更为牢固,也就大大地提
高了学习效率,生物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问题建议
反思往往是教师思维火花的闪烁,教师要及时加以捕捉、记录,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一段时间的反思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还值得探讨:
1、由于一堂课只有45分钟,反思的四块内容中,面面俱到操作不现实。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针对各个章节的特点,有意识、有重点地突出2-3块内容比较好。
2、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整理反思的过程中,学生碰到困难比较多,需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老师也需要经常有意识地去指导。
3、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有时课堂气氛会比较沉闷,需要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注重反思的层次性。教师可以设置有梯度的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思考。
4、 操作过程中,感觉到反思教学对中等及偏上学生特别有用,对后进生则需要探讨。如:
对后进生多进行指导,多让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等等。
我们期望能通过进一步的、较长时间的努力,建构起一套更完善、更实用、更科学的反思性学习课堂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教书育人,记录教育现象、思考教育问题,体会教育感受,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风尚。
参考文献
1.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 研究杂志社2005.1期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生物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4、《生物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