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阅读教学诗词教学2017高考备考: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资料

2017高考备考: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资料

    03-14 12:40:34    浏览次数: 961次    栏目:诗词教学

标签:诗词教学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2017高考备考:高考古典诗词鉴赏专题复习资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

        颔联、颈联写妻子的美丽,反衬诗人惆怅痛苦的心情。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象征

         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

        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对比

对照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照应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动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正侧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

         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

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直抒

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

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荒园无人观赏,抒发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古典诗歌鉴赏题是历年高考的必考题,2002年以前,该考点一直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题的形式,答题的难度相对地有一定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一定的鉴赏理论知识,具有阅读分析、鉴赏的实际能力。但只要我们熟读课内古典诗词,多诵读一些课外同类作品,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该题应该是“踮踮脚,够得着”的题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