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陶谦求援孔融,黄巾军包围北海,孔融自顾不暇,派太史慈星夜求见刘备。
②刘备收到信件之后同关羽、张飞点精兵三干,往北海郡进发。
③关羽斩黄巾军余党首领管亥于马下。
④太史慈、张飞、刘备驱兵掩杀,城上孔融也驱兵出城。
⑤两下夹攻,余党溃散,解了北海之围。
13、陶恭祖三让徐州(第12回)
①曹操攻打徐州,救完北海孔融的刘备也引兵相救。
②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
③曹操因吕布攻击后方而退兵,陶谦及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坚辞。
④后来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⑤后徐州军队和百姓拥立刘备,刘备乃领徐州牧。
14、挟天子以令诸侯(第14回)
①董卓死后,汉献帝回到洛阳,宣曹操入朝以辅王室。
②曹操兴师入朝,董昭建议曹操迁都许都。
③献帝和群臣惧操而不得不从。
④迁都许都后,曹操分封大臣,自命大将军、武平侯。
⑤自此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15、吕奉先射戟辕门(第16回)
①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
②刘备写信向吕布求助,吕布写信请来纪灵,设宴调解。
③吕布将画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并说如果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
④如果射不中,则两家厮杀。
⑤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16、曹孟德割发代首(第17回)
①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
②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③但没想到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进麦田,违犯了军令,理当斩首。
④于是便借郭嘉之语“法不加于尊”。
⑤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显示自己带头执法。
17、夏侯惇拨矢啖睛(第18回)
①夏侯惇与吕布手下的高顺两军相遇。
②高顺战败,夏侯惇绕阵追之,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
③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道:“父精母血,不可弃也。”
④便将眼珠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而战。
⑤曹性被他一枪搠透面门而死。
18、白门楼吕布殒命(第19回)
①下邳城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
②吕布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
③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的看法,
④玄德以吕布认丁建阳、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掉吕布。
⑤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曹操令将吕布缢死,然后枭首。
19、曹阿瞒许田打围(第20回)
①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查朝廷内外的反应。
②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弓箭射之,正中鹿背。
③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献帝高呼“万岁”。
④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
⑤众皆失色,云长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
20、曹操煮酒论英雄(第21回)
①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
②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天下英雄的对话。
③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
④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
⑤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
21、屯土山关公三约(第25回)
①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
②曹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
③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
④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
⑤曹操应允。
22、身在曹营心在汉(第26回)
①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欲陷之不义。
②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
③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④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
⑤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刘备下落,可以骑它速去相见,曹操后悔不已。
23、关云长挂印封金(第26回)
①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到相府辞别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