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浅谈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策略(语文版九年级),
三、占有信息资料、自主探究发现是探究性阅读的核心
确定了阅读研究的专题,学生就有的放矢地进入深读境界。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有目的地探索,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有没有研究过程以及过程的真实性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健全的人格都是在此过程中发展生成的。为了让学生最高效率地达到阅读目标,获得最丰富的体验和最大限度的发展,需要我们作以下几方面努力。
1、主动搜集丰富的背景资料
有效地探究学习离不开丰富的学习资料、科学设备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前、课后搜集资料,平时积累资料,课上随时拥有资料。并且鼓励学生学会如何从网上、书刊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家长那里获取信息。这样做时间一长,学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辨别、筛选、加工、整理信息资料。
一位优秀教师教综合实践活动《桥》一课时,先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有关桥的知识;搜集和拍摄有关桥的照片;搜集有关桥的图片及说明文字(包括有关桥的名称的由来);回想自己读过有关桥的诗文;搜集有关桥的对联、谜语、谚语、成语以及有关桥的传说和故事,等等。教师提供和学生搜集的图片、剪报、音像资料等,大大小小不下20件,把学生引进了一种开放、创新、综合的探究视野。这样的学习,从实践中来,从学生中来,同学们自己动手,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
2、充分地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育研究告诉我们,关注学生主体发展,提高并构建主体性教育策略,已经成为当代教育中最重要的课题。因此,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构建“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发展教育观念,树立民主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参与者,共同研究合作促进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发展,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还学生讨论、参与、质疑、发挥自由的权利。首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教师要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需要有一定的魅力和胆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课堂上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采用分组讨论,全班集体交流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学生从学习的伙伴、教师及课文文本等对话中,获取了新知识,同时在对话中学生也会有新发现。多为学生设置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只有这样,课堂上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就会得到潜意识的开发。
3、注重体验情境,诵读感悟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应当是主观感受的表述,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因而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感性认识——诵读感悟。教师要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情境,让学生到这一情境中去感受、体验、品味、诵读。
四、调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青少年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而且其情感又容易被唤起。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积极创设情境,驱动学生情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主动探究的学生,要给予积极评价,通过鼓励、赏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行为,点燃学生心灵探究的火花。使之产生好奇,由好奇引发需要,因需要而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点滴成功,从而产生积极的体验。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教育能引起学生兴趣时,就可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像,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充满“爱”的情境,让学生有安全感,他们会对未知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尝试、探索、创新”的过程中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他们之间的差异,精心策划,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我会读”、“我会演”、“我会画”、“我会说”等,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演、画、说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学生在读一读、做一做、玩一玩中,发现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积极地提升策略,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学生的探究精神一定会大大提高。但愿我们的探究性阅读教学能给语文教学带来新气象。
参考资料:
1、《语文新课标》2003年。
2、《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1期,陈玲梅《关于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性思考》。
3、孙茂响《体现个性自由的整体感悟阅读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06。
2006.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