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二)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二)

    11-14 22:57:17    浏览次数: 11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古代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二),
 ④以蝉喻品行高洁
 ⑤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⑥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⑧松——坚贞高洁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⑨莲——表达爱情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
   ⑩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11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残星数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唐•赵嘏《长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戴复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  
五、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六、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诗人自己。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蝉(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尺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七、鉴赏技巧
1、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调、季节色彩、虚实动静等存在状态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又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牛峤《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  
            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
2、解读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把握诗歌形象。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3、了解中华民族中的传统审美心理,熟记一些特殊意象的含义
 再如《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时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再如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⑴、请回答这首诗的主旨,并具体分析。
    
   ⑵、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⑶、请分析作者的抒情理路。
     2、下面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读后回答问题:
               夜直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注:“夜直”即所谓的“值夜班”,宋代制度,翰林学士每夜一人在翰林院里值班住宿。
   ⑴、简评本诗的情景交融的特点。
    
   ⑵、点评“春色恼人眠不得”一句在造语炼字方面的妙处。
    
  3、下面是白居易和元稹的一首诗,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附:元稹的《望驿台》“可怜三月三旬足,怅望江边望驿台。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是元稹在三月里的最后一天为思念妻子韦丛而作。
问题:
  ⑴、高适的《除夜作》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是从对方写起,而本诗却双方同时写。“两处春光同日尽”,请简评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⑵、全诗是围绕一个——字展开,请分析作者的抒情理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