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语文教学语文辅导大全]“姓”和“氏”原本不一家?请问你贵“氏”?

]“姓”和“氏”原本不一家?请问你贵“氏”?

    02-05 03:52:59    浏览次数: 427次    栏目:语文辅导大全

标签:语文辅导大全,http://www.deyou8.com ]“姓”和“氏”原本不一家?请问你贵“氏”?,

姓与氏除了产生的年代、取自的缘由不同以外,它们之间的社会职能也不一样。比如说吧,族群之间只有异姓才被允许通婚;氏呢,是用来区别族群社会地位高低贵贱的。比如以国名为氏,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以居住地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就以桐门为氏。另外还有以地名、官名、血缘关系为氏,最有意思的是以贵族祖先字为氏的:比如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即以“国”为氏。

战国时期,由于历史环境发生了变化,姓和氏原始的意义已经逐渐被淡化了,姓与氏逐渐合而为一,姓氏由大的族群符号演变为家族符号,对此,宋代史学家郑焦的解释是:“(夏、商、周)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他望明贵贱。”文献记载正式将姓氏混用的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将秦始皇写作“姓赵氏”,将汉高祖写作“姓刘氏”,自从司马迁以后,或者说自从汉代以后,姓氏二字的确切的含义模糊了,实际意义成了专指姓了。

早先,姓氏还有标明社会地位的功用,后来,这一功用被淡化了,不过,咱们的近邻印度种姓制度还是根深蒂固的,明显的例证是不同的种姓是不能通婚的。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用来区分人群或等级贵贱的标志逐渐形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氏族文化,直到今天,姓氏文化仍旧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