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方法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11-14 22:53:46    浏览次数: 407次    栏目:历史教学方法

标签:历史教学方法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三历史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
 

名医扁鹊和“四诊法”

  【补充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动荡,为什么能出现文化繁荣的局面?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社会动荡,但文化空前繁荣,这主要是因为:
  (1)这一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3)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这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社会的大变革使得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当时列国纷争,社会剧变,战争动荡,这些不仅有利于“百家争鸣”的存在,而且使得当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因而思想也就空前活跃。
  (4)社会动荡时期,各国统治者为了在争霸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士,一大批文化人被网罗在诸侯、大臣门下,他们为各国的争霸斗争和社会改革出谋划策,这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5)大国争霸,社会的动荡,一方面使得民族融合加快。由于战争,于是出现了空前的民族大迁徙、大交流;华夏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加强联系,各族之间的地域界线被打破,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还有两个突出原因,即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创造和夏商周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
  如何看待“仁”和“仁政”?
  “仁”的学说是孔子在春秋末创立的,战国时,孟子把它发展为“仁政”。就其目的而言,两者是基本一致的,都希望当权者讲究统治方法,注意缓和阶级矛盾,做到长治久安,从根本上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但两者的政治价值取向不同,前者力图挽救没落的奴隶制,后者则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就内容而言,两者一脉相承,其本质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仁”是较抽象的理论,只是笼统地主张和提倡察民情,惜民力,重德治等,而“仁政”则是较具体的政策,更具操作性,涉及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在生产资料方面,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在产品分配方面,轻徭薄赋,调动生产者的劳动兴趣,在社会关系方面:放宽刑法,舒缓社会矛盾等。
  “仁”和“仁政”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孔孟之道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与“仁政”相对立的就是“暴政”,两者基本构成了一部封建社会的治乱兴衰史。往往在朝代初期,统治者注意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生产关系,也就是实行“仁政”,结果社会渐趋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甚至出现所谓“大治”、“盛世”局面。到了朝代中后期,“仁政”渐失,“暴政”日显,如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赋役繁重等,结果激化社会矛盾,引发农民起义,从而导致朝代灭亡。
  屈原(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是战国后期楚国的贵族。面对楚国的衰落,他希望革新图强,但是被当权的贵族排挤,遭到楚王的流放。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都城郢被秦军攻破,屈原怀着悲愤绝望的心情,跳进汨罗江自杀。屈原的诗为后代传诵,被译成许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化的一份珍贵遗产。屈原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是真挚的、深厚的,最后以生命殉国,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据说屈原死于夏历五月五日,后世人们在这天划龙船、吃粽子以示对屈原的纪念。
  战国时期的建筑技术
  战国初期鲁国的公输般,又称鲁班,是一位著名的巧匠。他不但会建筑房屋和桥梁,改进生产工具,而且有许多创造发明。据说他用竹木削制而成的飞鸟,能在天上高飞三天不落。这是人类想飞上天的一种初期试验。传说他还制造了木人来驾驭木车马。后世的木匠尊奉鲁班为祖师爷,称他为“鲁班爷”。
  “司南”的发明
  战国末年,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了磁石的指南性,利用磁石的这一特性制成一种正方向、定南北的仪器,叫做“司南”。《韩非子、有度》中说:人们怕“东西易面而不自知”,就用“司南”来辩别方向。据考证,司南的样子象一把汤匙,有一根长柄和光滑的圆底,放在刻有方位的盘中。只要把柄轻轻转动一下,静止时长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后来逐步发展成指南针。
  百家争鸣中的其他学派
  阴阳家:阴阳五行说,是西周时期产生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它用阴阳的对立和相互作用来说明自然现象变化的原因;用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来说明各种事物的构成。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专讲阴阳五行的学派,人们叫阴阳家。这个学派以阴阳五行观念为基础,加杂一些宗教,巫术和迷信,用以解释他们日常所接触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形成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思想体系。
  名家:由于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旧有的称谓不能适应新的内容,新的称谓又还没有得到一定的公认,因而在意识形态上反映出澄清名实不符的要求,产生了“名家”。其代表人白是公孙龙,代表作为《白马论》、他说马是指的形状,白是指的颜色,而向马是马形加上白色,既不是马,也不是白,所以说“白马非马”。在这里,公孙龙只看到个别与一般之间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绝对化,否认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倒向了诡辩论。
  兵家:战国时期兵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孙膑。他是齐国人,孙武的后代。他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思想,著有《孙膑兵法》。书中认为寡可胜众,弱可胜强;强调进攻战略;强调灵活运用战法;重视城邑的攻取和阵法的运用,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
  农家:据《孟子》的记载,许行是提倡“神农之教”的农家。他领导了一个团体,有几十个人。他们都穿着劳动人民的衣服,以编草鞋,织席维持生活。他主张每个人都应该以自己的劳动果实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就是国君也应该跟劳动人民一起劳动,吃一样的饭,不能不劳而获。
  杂家:秦相吕不韦当政时,召集一部分门客给他写文章,编成一部《吕代春秋》。该书揉合了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兵家,墨家的部分学说,企图用来作为实现统一的指导思想。由于是各家思想杂凑在一起,所以称为“杂家”。
  纵横家:张仪和苏秦进行合纵、联横活动的游说词,为当时游说之士所佳习,所以合称为纵横家。
  对儒、法、道家思想的综合认识
  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路线实行全国大一统,而法家路线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之初,人口凋敝,生产破坏,应该实行道家无为政治,与民休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以儒家路线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趋势。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对墨家思想的认识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翟,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他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墨翟生活在战国初期,当时,社会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封建经济初步形成,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小生产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深受剥削和压迫,要求摆脱贫困,渴望温饱富裕。同时,各诸侯国为掠夺土地和人口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生产破坏。广大小生产者厌恶战乱,渴望安定。墨子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和睦安定,共同富裕,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反对掠夺战争,谴责战争对生产的破坏,这也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墨子提出“兼爱”、“非攻”,企求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有利于社会进步,顺应了历史潮流。墨子的这些言论,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值得弘扬的。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