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教学文档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诗歌诗词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得优网教学文章物理教学高中物理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11-14 22:52:05    浏览次数: 712次    栏目:高中物理论文

标签:高中物理论文资料大全,http://www.deyou8.com 高中物理论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再思考,

  1.教师提供课题性问题或任务,学生由此开始进行自主、探究的实验(包括演示)教学过程。同时,要强调有关安全事项。

  2.学生独立自主思考,主动探究问题,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人人猜想、想像、直觉,努力形成各自的实验设计方案。要避免因教师先讲解或预习教材所造成的“先入为主”或“跟着他人思路走”的不利影响。

  3.当学生无思路或思维受阻时,在判断学生困惑所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新的问题情景,再次帮助、指导和激励学生。如教师难以做出判断时,要查看学生的体态语言和所画的图、所写关键词等,然后进行判断并提供新的问题情景。这种判断—提供子级问题的循环可进行数次,如提供实验条件(包括实验器材使用说明书),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教师介入过早会剥夺学生解决问题、发现答案的机会,但介入太迟也有可能使学生因为问题难以求解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必须选择好时机让学生领会他们所做探究的意义,切忌轻易地告诉学生现成的设计方案和现成的结论。

  4.依据教学时间安排和具体课堂教学进展,必要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发表自己的实验设计,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仪器设备,或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在这种师生合作中,给学生创造比较、对照和反省的学习机会。

  5.鼓励学生质疑,或者进行讨论,在比较高的层次上进行学生之间的合作。一般情况下,完成上述几个环节之后,学生就可以进行具体实验操作,完成整个实验任务。而此后的实验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实验教学是大致相同的。在实验教学的终结阶段,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能否提出深刻的问题,应成为评价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可能转化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课题,应鼓励他们继续钻研。

  四、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1.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均可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2.在演示实验中,学生经历上述过程的前几个环节,可以不动手操作。

  “只有所有学生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教学环节”是一种误解,因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完成。在这里我们要特别强调的是,每次教学活动都要提供能力培养的机会。

  3.学生分组实验可分为基本实验器材使用方法训练和课题型学生自主实验两类,相应地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教师把第二阶段将要用到的实验器材分类、分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实验器材说明书等资料,自主学习各类器材的性能、构造、原理、注意事项及使用方法。教师的角色是实验技术人员,为学生学习提供服务和帮助。教师以提问和让学生操作表演的形式,把握每个学生对实验器材的熟悉和使用情况,并及时纠正、指导、示范。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设故障游戏,相互检查、互相交流,纠正不当的操作行为。

  第二阶段,在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之前若干天,教师以课题形式向学生提出实验任务,同时提出实验要求(如客观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的规范格式、安全等)。教师不提供限定学生思路的实验资料,只对学生如何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指导,实验器材的选用、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等任务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过程原则上要求两人一组(自由组合),实验方案由两人共同制订。对于同一个实验课题,各实验小组采用的实验原理,选用的实验器材,得出的实验结果等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教师应在一个实验课题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研讨,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

  4.完成实验的时间可以不作硬性规定,学生可自己制定实验的进度。

  5.鼓励学生设计出独特可行的实验方案,尽力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仪器设备,并帮助他们完成研究性实验。

  参考文献:

  [1] 林辉庆 《新课程高中互动教学设计 物理》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2] 张伟 陶·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3

  [3] 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袁运开《方法手册》[M].上海技术出版社,1989: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美)ShirleyRSterg 《学生作为研究者》[M].易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7] 仁顺元 《导学论》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8] 李森 于泽元 《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 《教育研究》,2002

上一页  [1] [2]